秦宓(?~公元226年),字子敕,益州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历任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官至大司农。
秦宓年少有才学,州郡辟命,往往称病不去。刘备入蜀后为从事祭酒。刘备伐吴前,秦宓说明此行无天时地利,将必败无疑。刘备大怒,欲杀秦宓。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使秦宓保住了性命,但还是被关进了大牢。刘备病逝后,秦宓才被放了出来,升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吴王孙权派张温至成都任职。酒宴之上,秦宓与张温舌战,说得张温无言以对。后升至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秦宓逝世。
秦宓辨天
三国时,蜀国国主刘备死后,吴、蜀两国重新修好,二度结盟。于是孙权派中郎将张温入蜀出使。张温素以能言善辩著称,自号为“吴国第一嘴”。他入蜀后,自以为才气无双,伶牙无二,态度十分傲慢。在诸葛亮为他举行的饯行宴会上,他当众羞辱蜀国学士秦宓,说秦宓“名称学士,而心中未曾‘学事’”。秦宓不卑不亢回敬:“先生差矣,本人天文地理、古今兴废、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能。” 张温认为秦宓吹牛,便提出一些怪癖荒诞问题为难秦宓。张温说:“先生既然夸下海口,说自己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就让我以‘天’为题来请教你吧!”说完,便问:“天有头吗?”秦宓知他要让自己难堪,但凭自己渊博学识,自不肯让他难倒。于是便答:“有头。”张温又笑问:“你说天有头,那头在哪一方?”秦宓说:“在西方。《诗经·大雅·皇矣》篇中说:上帝‘乃眷西顾’,据此推论天的头在西方。”张温接着又问:“天有耳吗?”秦宓说:“上天居高而听低。《诗经·小雅·鹤鸣》篇说:‘鹤鸣于九泉,声闻于天。’天若是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鹤叫?”张温又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脚。《诗经·小雅·白华》篇说:‘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行步?”张温又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怎么能没有姓!”张温说:“姓什么?”秦宓回答说:“姓刘。”张温显出惊讶之色问:“你怎么知道的?”秦宓说:“天子姓刘,据此知道。”张温见这些问题没难倒秦宓,就又突然问道:“太阳是出在东方吧?”秦宓答道:“太阳是出在东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张温见没难倒秦宓,红着脸不再作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