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许劭
|
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20段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后为顿丘令,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正值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操见过皇甫嵩、朱俊,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更多三国演义中的许劭
三国志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第26段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箰人,箰音德.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後也.父普,母修,产涣及晔.涣九岁,晔七岁,而母病困.临终,戒涣、晔以「普之侍人,有谄害之性.身死之後,惧必乱家.汝长大能除之,则吾无恨矣.」晔年十三,谓兄涣曰:「亡母之言,可以行矣.」涣曰:「那可尔!」晔即入室杀侍者,径出拜墓.舍内大驾,白普.普怒,遣人追晔.晔还拜谢曰:「亡母顾命之言,敢受不请擅行之罚.」普心异之,遂不责也.汝南许劭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世之才. 更多三国志中的许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