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摩诃(公元532年~公元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以勇猛称著。
萧摩诃祖父萧靓是南梁的右将军,父亲萧谅,是南梁的始兴郡丞。萧摩诃年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的姑丈蔡路养当时人在南康,就将他收养。
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南豫州牧侯景率诸军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梁,先继攻占建康、三吴。大宝元年(公元550年)正月,陈霸先从始兴出发援助建康,至大庾岭。蔡路养率2万人于南野拒之,萧摩诃随蔡路养,时年十八。萧摩诃单骑出战,无人敢当。但凭萧摩诃一人之力无法阻挡陈霸先的进攻,蔡路养战败后,萧摩诃归附于陈霸先的部将侯安都,侯安都待其甚厚,从此萧摩诃便常跟随侯安都征战。
梁太平元年(公元556年)三月,北齐攻梁,遣仪同三司萧轨等与任约、徐嗣徽合兵10万出栅口向梁山进攻。六月,北齐军潜至钟山龙尾,梁军佛晓出幕府山,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夹击北齐军,而侯安都则率另一支部队自白下袭击北齐之后路。战前,侯安都鼓励萧摩诃说:“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萧摩诃说:“今日令公见矣”(《陈书·萧摩诃列传》)。混战时,侯安都坠马,其部被北齐军所围,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北齐军,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幸免。北齐军被三面围攻,且后路已断,军无战心。大败,被斩数千人,自相残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梁军追击败逃齐军至临沂。梁钟山、摄山、江乘诸军皆捷,俘北齐萧轨等将46人,伤亡溺死者大半。
太建十四年(公元581年)正月,陈叔宝派萧摩诃追杀陈叔陵。陈叔陵企图招降萧摩诃,派人送给萧摩诃一部鼓吹,并对他说:“事捷,必以公为台鼎。”萧摩诃回报说:“须王心膂节将自来,方敢从命”。叔陵计穷,自率步骑百人欲突围奔隋,从南门出逃,情急落马。萧摩诃率军将其追斩。因功被封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邑三千户。不久,又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
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十月,隋军攻陈,陈后主凭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春,命萧摩诃等并为都督,此时隋军对建康已形成包围。贺若弼至京口,萧摩诃请求出战。后主不准。后主荒淫骄侈,竟和萧摩诃的妻子私通,萧摩诃拥兵不前,唯鲁广达、田瑞奋勇作战。后随陈后主降隋。四月,授萧摩诃开府仪同三司。
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萧摩诃与汉王杨谅起兵,反对杨广称帝。八月,萧摩诃在于清源(今山西省清徐)败于杨素之手,被俘杀。时年七十三岁。
既有今日之反,何必当初之降?《陈书·萧摩诃列传》评其曰:“萧摩诃气冠三军,当时良将,虽无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讷心劲,恂恂李广之徒欤”。萧摩诃气冠三军不假,无大智略也不假,但作为一国支柱,君虽不君,臣可以臣!比起屡战无封侯郁闷自刎的李广来还是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