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史实将领 ->张良
张良
张良
五围属性
武力 统率 智力 政治 魅力
33 65 100 95 91

兵种适性
枪兵 戟兵 弓兵 骑兵 器械
C C S C A
姓名张良 子房 性别 特技 王佐
亲近将领刘邦吕尚

列传
创立西汉的功臣。担任刘邦谋臣消灭秦国,日後於垓下之战击破项羽。
三国演义第一次出场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8段

  帝乃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以血写之,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却自穿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承见帝礼毕,帝曰:“朕夜来与后说霸河之苦,念国舅大功,故特宣入慰劳。”承顿首谢。帝引承出殿,到太庙,转上功臣阁内。帝焚香礼毕,引承观画像。中间画汉高祖容像。帝曰:“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承大惊曰:“陛下戏臣耳。圣祖之事,何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长,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帝曰:“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如此懦弱,岂不可叹!”因指左右二辅之像曰:“此二人非留侯张良、酂侯萧何耶?”承曰:“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实赖二人之力。”帝回顾左右较远,乃密谓承曰:“卿亦当如此二人立于朕侧。”承曰:“臣无寸功,何以当此?”帝曰:“朕想卿西都救驾之功,未尝少忘,无可为赐。”因指所着袍带曰:“卿当衣朕此袍,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承顿首谢。帝解袍带赐承,密语曰:“卿归可细观之,勿负朕意。”承会意,穿袍系带,辞帝下阁。

更多三国演义中的张良
三国志第一次出场
三国志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第17段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雕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其辞曰:「因余之国小,而肇建之国大,并争於世而为仇敌.因余之国有高贤卿者,问於伏愚子曰:『今国事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伏愚子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贤卿曰:『曩者项强汉弱,相与战争,无日宁息,然项羽与汉约分鸿沟为界,各欲归息民;张良以为民志既定,则难动也,寻帅追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之事乎?肇建之国方有疾疢,我因其隙,陷其边陲,觊增其疾而毙之也.』伏愚子曰:『当殷、周之际,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当此之时,虽汉祖安能杖剑鞭马而取天下乎?当秦罢侯置守之後,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於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博者获多,迟後者见吞.今我与肇建皆传国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为文王,难为汉祖.夫民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後动,数合而後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冲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济盟津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

更多三国志中的张良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