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史实将领 ->皇甫嵩
皇甫嵩
皇甫嵩
五围属性
武力 统率 智力 政治 魅力
75 85 80 60 72

兵种适性
枪兵 戟兵 弓兵 骑兵 器械
A A A B S
姓名皇甫嵩 义真 性别 特技 火攻

列传
  皇甫嵩(?~公元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名将,汉族。
  皇甫嵩少有大志,好《诗》、《书》,习弓马。灵帝时任北地太守,黄巾起事后,史载“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朝廷派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各领一军,共讨颍川黄巾。当时官任骑都尉的曹操适时领援军到,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厮杀,大破敌军。皇甫嵩、朱儁乘胜进兵平定了汝南、陈国一带的黄巾军。他上表朝廷奏捷,将功劳归给朱儁。后卢植得罪小人,论罪几死,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当时百姓如此歌颂皇甫嵩:“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张让表奏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朝廷收回皇甫嵩左将军印绶,削户六千。中平二年(185年),梁州王国起兵围陈仓。朝廷再度起用皇甫嵩为左将军,其后皇甫嵩平定“王国叛乱”。董卓掌权后,皇甫嵩入京为城门校尉。董卓死后,皇甫嵩灭他一族,升太尉,兴平二年(195年)病逝。
  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尽心国事。他在位期间,上表陈辞、劝谏或有所补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亲手书写,而且毁掉草稿,一点也不宣露于外。在军旅中,他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营幔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部下吏士有接受贿赂的,皇甫嵩并不显责,而是再赐给他钱物,吏士惭愧,有的竟至于自杀。皇甫嵩还折节下士,门无留客,当时人称扬他,纷纷归附。
三国演义第一次出场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8段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更多三国演义中的皇甫嵩
三国志第一次出场
三国志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弟一 第3段

  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托有神灵,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潜相连结,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万)[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一]汉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鉨将兵讨击之.鉨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鉨并力奋击,所向无前.[二]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鉨具以状闻上,拜坚别部司马.[三]

更多三国志中的皇甫嵩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