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史实将领 ->高柔
高柔
高柔
五围属性
武力 统率 智力 政治 魅力
52 47 80 75 75

兵种适性
枪兵 戟兵 弓兵 骑兵 器械
C C B C C
姓名高柔 文惠 性别 特技 规律

列传
  高柔(公元175年~公元264年),字文惠,兖州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仕于曹操及曹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见证了曹魏的兴亡。其族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高柔处事刚正不阿,即使有意徇私的是皇帝,高柔也不会顺从。但他除了秉正执法外,亦会考虑事件内情而作出弹性处理或建议,如官吏解弘父亲去世,但及后遇有军事,收到命令要出行,解弘唯有称病,但却令曹睿大怒而被收押,高柔于是向曹睿奏明解弘的事,认为应因其孝心而给予解弘宽限,解弘才得以免罪。另公孙渊兄长公孙晃在公孙渊叛魏前就已向朝廷报告,说明他有叛心,但公孙渊叛后,明帝仍要诛杀他们,仅是容许他们在狱中处决,高柔于是以此向明帝说情,希望可以保全公孙晃一家的性命,可惜明帝执意,还是送金屑酒,让公孙晃一家自杀,并厚葬他们。即使连小小的护军营士窦礼被同营兵士焦子文所杀,被营人误以为逃亡,没收他的妻儿做官奴官婢的事也认真办理,他听到窦妻的冤情后去调查,最终水落石出,回复窦妻的身份,并颁布天下作为案例。
三国演义第一次出场
第一百十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4段

  却说司马懿闻曹爽同弟曹羲、曹训、曹彦并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及御林军,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猎。懿大喜,即到省中,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先据曹爽营;又令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曹羲营。懿引旧官入后宫奏郭太后,言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郭太后大惊曰:“天子在外,如之奈何?”懿曰:“臣有奏天子之表,诛奸臣之计。太后勿忧。”太后惧怕,只得从之。懿急令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一同写表,遣黄门赍出城外,径至帝前申奏。懿自引大军据武库。早有人报知曹爽家。其妻刘氏急出厅前,唤守府官问曰:“今主公在外,仲达起兵何意?”守门将潘举曰:“夫人勿惊,我去问来。”乃引弓弩手数十人,登门楼望之。正见司马懿引兵过府前,举令人乱箭射下,懿不得过。偏将孙谦在后止之曰:“太傅为国家大事,休得放箭。”连止三次,举方不射。司马昭护父司马懿而过,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

更多三国演义中的高柔
三国志第一次出场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第13段

  六年春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丙子,以骠骑将军赵俨为司空;夏六月,俨薨.八月丁卯,以太常高柔为司空.癸巳,以左光禄大夫刘放为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孙资为韂将军.冬十一月,祫祭太祖庙,始祀前所论佐命臣二十一人.十二月辛亥,诏故司徒王朗所作易传,令学者得以课试.乙亥,诏曰:「明日大会髃臣,其令太傅乘舆上殿.」

更多三国志中的高柔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