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史实将领 ->严纲
严纲
严纲
五围属性
武力 统率 智力 政治 魅力
71 61 40 37 51

兵种适性
枪兵 戟兵 弓兵 骑兵 器械
C C B A B
姓名严纲 性别 特技 白马

列传
  严纲(?~公元191年),字未知。东汉末期人物,公孙瓒部下。
  曾被公孙瓒封为冀州刺史。在界桥之战中,严纲带领精锐骑兵作先锋,袁绍令麴义领精兵八百为先锋,强弩千张夹承之。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不动,未至十数步,一时同发,欢呼动地,瓒军大败。斩严纲,获甲首千余级。
  【演】公孙瓒麾下大将。瓒与袁绍战於界桥,瓒遣为先锋。绍将麹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纲鼓噪呐喊,直取义。义军见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纲急待回,被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瓒军大败。
三国演义第一次出场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9段

  绍知瓚兵至,亦领军出。二军会于磐河之上:绍军于磐河桥东,瓚军于桥西。瓚立马桥上,大呼曰:“背义之徒,何敢卖我!”绍亦策马至桥边,指瓚曰:“韩馥无才,愿让冀州于吾,与尔何干?”瓚曰:“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瓚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瓚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瓚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瓚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文丑直赶公孙瓚出阵后,瓚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瓚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瓚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瓚部下救军到,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瓚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瓚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次日,瓚将军马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马五千余匹,大半皆是白马。因公孙瓚曾与羌人战,尽选白马为先锋,号为白马将军;羌人但见白马便走,因此白马极多。袁绍令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瓚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瓚左军。再令麹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引马步军数万,于后接应。公孙瓚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另领一军在后。遣大将严纲为先锋。瓚自领中军,立马桥上,傍竖大红圈金线帅字旗于马前。从辰时擂鼓,直到巳时,绍军不进。麹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严纲鼓噪呐喊,直取麹义。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纲急待回,被麹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瓚军大败。左右两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麹义马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公孙瓚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麹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麹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麹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瓚引军杀回,绍军大败。

更多三国演义中的严纲
三国志第一次出场
三国志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第5段

  是时,术遣孙坚屯阳城拒卓,绍使周昂夺其处.术遣越与坚攻昂,不胜,越为流矢所中死.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遂出军屯磐河,将以报绍.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结援.范遂以勃海兵助瓒,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进军界桥.[一]以严纲为冀州,田楷为青州,单经为兖州,置诸郡县.绍军广川,令将麴义先登与瓒战,生禽纲.瓒军败走勃海,与范俱还蓟,於大城东南筑小城,与虞相近,稍相恨望.

更多三国志中的严纲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