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太史慈 检索 三国志
11 三国志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第18段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之,尽收捕其家,政得脱.度告诸县:「敢有藏政者与同罪.」政窘急,往投原,[一]原匿之月余,时东莱太史慈当归,原因以政付之.既而谓度曰:「将军前日欲杀刘政,以其为己害.今政已去,君之害岂不除哉!」度曰:「然.」原曰:「君之畏政者,以其有智也.今政已免,智将用矣,尚奚拘政之家?不若赦之,无重怨.」度乃出之.原又资送政家,皆得归故郡.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 47 三国志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第6段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会稽)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49 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第1段 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49 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第7段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後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闲,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49 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第20段 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於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55 三国志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第十 第4段 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又从征江夏,还过豫章,别讨乐安.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 ,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 56 三国志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第20段 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於海西,枭其大将陈牧.[一]又从攻祖郎於陵阳,太史慈於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还平鄱阳.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