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也说“不喜欢”妙玉

也说“不喜欢”妙玉

作者阿眉 标签妙玉 阅读次数:82
蓝沫君“不喜欢”妙玉,红米君也为蓝沫君解释,说是蓝沫君自己的看法,可以和作者的感情不一样的:这固然有理;作为对小说的阐释,建立在小说原著本身存在的爱憎好恶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原著精神:这是不是更有道理?如果离开作者的基本态度,只从自己的文化结构出发来论自己的当下感受,似乎与艺术形象的距离太近,不利于审美接受。假如离原著更远,例如刘心武的所谓“学术小说”(将来现代汉语大辞典增版时看样子会增收这一条了),论秦可卿、妙玉、元春之死,作为和霍国玲的《红楼解梦》类似的新生类创作,消遣消遣,庶几可以;但读者诸君认真起来,以假为真,将戏言作历史,可不是“为博知所误”?刘心武之说,相当于“戏说慈禧”性质的“戏说”,诸君千万别当真!——当然,蓝沫君和刘心武决不一样,毕竟是性情中人嘛!但是,“喜欢”与否,感觉还是缺点距离。
再说,“不喜欢”妙玉,甚至“讨厌”妙玉,阿眉真的要为妙玉感到悲哀了:不仅大观园很少有人理解她(除了宝玉、岫烟、钗黛),数百年过去,个性解放的今天的文化人,也仍然讨厌她——这是曹雪芹的初衷吗?
由此想到百多年来的钗黛优劣之争:毕竟,艺术形象的欣赏和生活中人物的好恶之感,还是有些差别的吧?
唐突唐突。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