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红楼梦与红楼戏

红楼梦与红楼戏

作者林俜 标签电影 红楼梦 阅读次数:175
小说《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多少年来,脸炙人口,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据其改编拍摄的电影和创作演出的戏剧,也是丰富
多采,各领风骚。
  《红楼梦》故事第—次在银幕上出现,是1924年秋由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主演、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的《黛玉葬花》戏曲纪录片。1927年复旦影片公司和孔雀影片公司分别制作了故事片《红楼梦》。1936年,大华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古装有声歌唱片,片名也叫《黛玉葬花》,由“北有梅郎,南有雪芳”之称的李雪芳主演,全剧安排了“葬花”、“焚搞”,“香殒”等七首歌曲,1939年新华影业公司拍摄了《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主演顾兰君以她精湛的演技,将美貌泼辣,工干心计的凤姐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在解放前拍摄的“红楼电影”中,艺术上最成熟,影响最大的是1944年由上海中华联合影片公司拍摄的《红楼梦》。该片精心改编,主题鲜明,演员阵容也极为壮观:著名影星周璇演林黛玉,袁美云反串贾宝玉,王丹凤演薛宝钗、白虹演王熙凤,梅熹演贾政,欧阳莎菲演袭人、还有孙景璐等参加了拍摄,这些演员当时都很走红,因此这部《红楼梦》堪称是一次电影明星大荟萃,公映时引起轰动。1949年以后,拍摄的“红楼电影”更多,较有影响的有“国泰”的《红楼二尤》、“长城”的《红楼新梦》、“海燕”的《红楼春上梦》、《红
楼梦醒》等不下几十部。六十年代,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又把越剧《红楼梦》搬上银幕。八十年代又相继推出《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红楼梦》,从内容的客观把握到艺术的精雕细刻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红楼梦》里有“戏”,悲剧,喜剧、正剧,玩笑剧的素材,数不胜数。纵观历史上的“红楼戏”,林林总总,蔚然大观。京剧较有名的“红楼戏”,如梅兰芳的《黛玉葬花》、《千金一笑》;荀慧生的《红楼二尤》、《平儿》、《鸳鸯》、《晴雯》、《香菱》;朱琴心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等。1953年至1954年,名老生郭少衡与名旦董玉苓夫妇率团在东北巡回演出,编写、执排了京剧《全部红楼梦》”遗憾的是,京剧“红楼梦”流传下来的只有荀派的《红楼二尤》等个别剧目,大部分早已失传。反之,地方戏曲的“红楼戏”却编演不断,好戏连台,越剧、锡剧、粤剧、黄梅戏、龙江戏等好多剧种,或创作,或改编,或移植,纷纷上演红楼戏,尤以越剧与黄梅戏最佳。
  越剧,是全国影响较大的剧种,曾演过《王熙风》、《晴雯之死》等“红楼戏”。解放前,越剧舞台上就出现过《红楼梦》,但当时仅仅偏重于表现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故事,不能很好地突出这一文学巨著深刻的思想意义。1957年上海越剧院又开始演这个剧目,充分发挥戏曲写意抒情之长,浓墨重彩地描画黛玉与宝玉这一对有情人的悲剧命运,从而有力地鞭苔了封建礼教的亡灵。演员集中了五十年代中国越剧界的精华,由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她们珠联壁合、出神人化的表演,使得该剧的艺术品位超凡脱俗,一枝独秀,压倒了同时期几乎所有的“红楼戏”。《红楼梦》已成为越剧的保留节目,上海红楼越剧团至今仍在不断演出,享誉海内外,单仰萍扮演的林黛玉,钱惠丽扮演的贾宝玉,演来光彩照人。
  诞生在九十年代的黄梅戏《红楼梦》,不惜打破以往“红楼梦”中宝、黛“对子戏”、“双主角”的惯例,突出贾宝玉,全力塑造他的叛逆性格。以“梦”的倒叙包装全部“红楼”。全剧空灵洒脱,具有浓郁的诗请风格。
  越剧《红楼梦》和黄梅戏《红楼梦》可谓是“红楼戏”中两朵绚丽夺目,相映牺美的奇葩,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剧坛引起不同凡响的龙江戏《荒唐宝玉》,黑龙江省左江剧院上演的红楼新戏《荒唐宝玉》,一反传统中宝玉过滥的温柔和奶油小生的形象,掘取贾宝玉的几桩“荒唐”事,以散点结构的方式,突出这位“混世魔王”的蔑视礼法、粪土王侯的叛逆性格与平民意识,塑造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关东贾宝玉”。演了多年刀马花旦的名角白淑贤反串饰演宝玉,有许多惊人的表演,令观众惊叹不已。《荒唐宝玉》是出别具一格的“红楼戏”,也成为龙江剧艺术的第—个高峰。
  a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