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座流星雨: 历史上的活动记录(转贴)
作者:泥丸 标签:流星雨 狮子座 | 阅读次数:148 |
![]() ![]() ![]() |
| ![]() ![]() ![]() |
狮子座流星雨: 历史上的活动记录
段异兵 徐品新* 一、引言 晴天夜晚,仰视天空,常常可见流星划过夜空。 遇到流星雨的时侯,四方流星交织夜空,大小纵横, 十分壮观。流星和流星雨以其引人注目而激起了古 今人们的极大兴趣。狮子座流星雨由于出现次数多和 出现时的美丽景象,尤其受到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 的特别关注。 实际上,狮子座流星雨是运行在流星轨道上的固 体颗粒流以70公/秒的高速闯入地球大气层而形成的。 当固体颗粒(流星体)以高速进入大气层时,随着大 气密度的逐渐增大,击波产生的压力也增大,流星体 表面温度逐步升高。在离地面约135-90公里(狮子座 流星是128公里)的高空,大气阻力迫使流星体开始 减速,表面发光,形成火流星。在流星体表面发热、 发光的同时,表面物质开始气化、熔蚀,表面熔融的物 质向流星体后部喷射成为流星尾迹,新裸露的表面又重 新气化、熔融,这就是大气层的烧蚀作用。狮子座流星 体由于速度高、体积小,在离地87公里左右的大气层中 就因摩擦发光而烧毁掉,不会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构 成直接危害。 有的流星体由于速度不够高或体积较大,烧蚀过程 可以持续到离地55公里以下的大气空间。这时的大气密 度大到足以使流星体前端的空气受到强烈的压缩而产生 声波,在地面上的人们因此可以听到或大或小的响声, 中国古人用“声如轻雷”,“声殷殷如雷”、“声如裂 帛”、“响若迅雷”等加以描述。只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流星体能够降到离地20公里以下的高度。这个高度的大 气层有稠密的空气,其阻力可以使流星体减速到100-200 米/秒的低速,由于速度骤减,表面温度大大降低,流星体 不再发光,已熔化的表层迅速凝结成熔壳。最后,成为降 落到地面的陨石。月球和火星上有很多的陨石坑,一般认 为这是由于月球和火星上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几乎所有流 行体都能以陨石的方式撞击它们而造成“痕迹斑斑”。 流星雨是成团成群的流星体在短时间里相继闯入地球 大气层而造成的。由于流星体的颗粒很小(绝大部分直径 在0.1毫米-10米),无法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它们在宇宙中 的分布,所以很难准确地预报流星雨出现的时间和观测区 域。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包括宇宙探测器在内的各种手段 研究了流星的形成、轨道及其演化,对流星和流星雨的认识 有了长足的进步。1997年5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根 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发布消息,认为在20世纪末的1998年和 1999年, 中国地域有可能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本文讨论近两 个世纪的的狮子座流星雨的表现,并探讨在世纪末再现的可能 性及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