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别名谈
作者:林俜 标签:别名 西湖 | 阅读次数:246 |
![]() ![]() ![]() |
| ![]() ![]() ![]() |
西湖别名谈
西湖,除了这个驰名中外的芳名外,因地名的沿革、优美的传说、骚客的吟唱,她还拥有十余个别名。然而,由于年代的久远,这些别名大多从人们的脑海里淡出了。 从秦朝始,杭州这方土地上设置了钱塘县,西湖在县境内,遂有“钱塘湖”之名。名从所属,也算顺理成章。 据传说,西湖形成后不久,有金牛见于湖中,人们便以“金牛”二字冠于湖前,称为“金牛湖”。在当时人眼中,湖中涌出金牛,乃是明圣之瑞,于是,在“金牛湖”之外,又有“明圣湖”之称。 《晋书》“地理志”吴郡钱塘县下有注:“武林山,武林水所出”,足见那时有人称西湖为“武林水”的。 今天的杭城,尚有石函路、石函精舍。“石函”二字,本出于唐朝李泌所作的以泄湖水的“石函闸”。随着石函闸的落成,西湖便有了“石函湖”的名称。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后,第一次用人工浚湖,在钱塘门外筑起一道长堤,把湖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湖即为今天的西湖。“上湖”作为西湖的一个别名,自然是白居易功绩的标志。 以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诗为滥觞,明人写诗把西湖比作“明月”的有之,清人写下“西湖原是美人湖”的也有之。“明月”,“美人”,美则美矣,但总不及“西子湖”的比拟妥帖、故“明月湖”,“美人湖”等就鲜为人知了。 当游人关注于西湖明艳秀美的外貌时,也有人着眼于西湖娴静沉凝的内涵。南宋的楼钥在论及当时的贤人倪思时,就把西湖比作“贤者”,称她为“贤者湖”。明朝高士孙一元,隐居于西湖边的净慈寺,西湖因他而有了“高士湖”的雅号。 不过,从前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也曾玷污了西湖的山山水水。元朝时,上饶人熊进德游览西湖后就写了一首西湖竹枝词。词云:“销金锅边玛瑙坡,争似侬家春最多。蝴蝶满园飞不去,好花红到剪春罗”,以“销金”二字讥讽南宋朝廷偏安临安,不思图进的行状,致使西湖蒙尘,背了“销金锅”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