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姜•迦亚裟柔开示(2018.03.02-31)
作者:不放逸住 标签:阿姜查 阿姜迦亚裟柔 巴利 禅修 南传佛教 | 阅读次数:2 |
![]() ![]() ![]() |
| ![]() ![]() ![]() |
尊者阿姜•迦亚裟柔开示(2018.03.02-31)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2日】 人们背对别人的痛苦或硬下心肠,变得冷漠无情。这种对别人痛苦的冷漠,令他们丢失了人之为人的重要部分。 巴利语Upekkha(“舍”)的意思是平等心。表面上,平等心看起来与冷漠比较相像,但事实上远非如此。在我们无力帮助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而几近绝望时,我们需要培育平等心。我们这样做是考虑到业力的法则,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业负责。但是,与环境和平共处时,我们的平等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密切检视任何变化的征兆。当机会一旦来临,我们立即回到解救苦难同胞的努力中来。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6日】 在每一个关系中,都有很多次的聚合和离散,有很多次相见和告别。当你明白每一次分离必定是由每一次相聚而产生、每一次见面都相随着告别,你就同时明白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悲伤,以及需要以最好的方式度过我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10日】 如果你主要的禅修所缘(禅修时专注的对象)是呼吸的话,我会建议至少三种辅助性禅修所缘,用于适当的时机: 1. 死随念,对死亡的正念,用来克服懒散和放逸; 2. 慈心观,用来克服消极和抑郁; 3. 不净观,对人体丑陋部分的观想,用来克服对性和感官欲乐的过度执迷。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13日】 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不公正地谴责你,关注自己的正常呼吸,不要让自己的心灵陷入愤怒和恶意当中; 如果有人不怀好意地对你提出公正的批评,忽略那些不好的初衷,接受批评并感谢有这样的机会修正自己的错误。 如果有人怀着善意却不公正地谴责你,请将注意力投向刺耳话语后面的善良的发心; 如果有人怀着善意公正地批评你,在仔细倾听的同时,你应该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指出自己盲点的朋友感到喜悦。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17日】 有一年,有位曼谷来的妇女住在我们寺院里。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但不久,她在厨房发号施令起来,惹恼了几个当地人。最后,她决定离开。在离开前向我道别时,她悲叹一定是自己的前世造了很多恶业。她说,因为这个缘故,她无论走到哪里,经过一小段快乐时光后,大家就开始讨厌她了。她疑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消完这旧业。 在我看来,这位妇女的问题是缺乏与周围的人相处的方法。换言之,是她日复一日地造作新的业,而非旧业使然。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把佛法的教导作为遮蔽真相的手段,而不是将之作为揭示真相的工具。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20日】 讲述一个小的谎言,是因为我们想获取一些想要的东西,或者回避一些不想要的东西;很快,为了自圆其说,我们需要讲述更多的谎言。谎言被重复得越多,我们就会觉得这些谎言越真实,以至于我们在说谎的时候竟然感觉不到自己在说谎。我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并在受到挑战时感到生气和受到伤害。这是一个危险的状态。 我们知道诚守真相可能带来偶尔的尴尬、损失和困难。但它让我们的言语更有分量,并使我们获得我们周围人的信任和尊重。在内心深处感到的正直感才是我们真正的心灵避难所。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24日】 当我们的思维状态确认是“我”或“我所”的时刻,就是一种出生。比如,当看见某样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我们就生为一个贪婪的人。但想要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享受,于是这个贪婪的人就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失望的人又出生了。一天到晚,这样的生生死死会发生无数次。但随着我们的正念和智慧的增长,发生这种情况的频率会减少。一个觉悟者甚至不会有这种重生的过程。 当我们听到涅槃是重生轮回的终结,似乎会感到惊恐,也并不鼓舞人心。但是,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方生方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其中的痛苦,以及从一切执着中解脱出来的庄严清净。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27日】 去年年末,当我徒步穿过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一个遥远的村落时,发现这里的狗怪怪的。通常来说,村里的狗经过调教从而不信任生人,它们会朝着任何一个经过主人住所的陌生人大声吠叫。而这个村里的狗只是懒散地看了我一眼,就恢复原状或干脆继续睡觉。 很快我就明白了:这些狗没有被驯养成看家狗是因为这个村落没什么可以偷的东西。这里的人一贫如洗,根本不用担心有小偷上门。 我边走边反思:人们有多少恐惧和攻击是源于他们需要保护自己的形象。如果我们不需要隐藏或者保护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像空舍门口一条犯睏的狗一样自由和放松。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8年3月31日】 在森林中的山坡上禅修时,没有比电锯的声音更令人心神不宁的了。电锯的声音震耳欲聋,非常不舒服,毫无规律,连背景噪音都谈不上。更令人气愤的是发觉有人竟然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砍伐美丽的树木。 在森林中的山坡上禅修时,没有比电锯声停止更令人神清气爽的了。随之而来的寂静也不是绝对的:鸟儿和昆虫在欢唱,树林里的风在私语。但在这寂静里,有一种远离了一切伤害和错误的深刻解脱感。这是对开悟体验的一瞥。
来源:阿含学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