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尊者阿姜·迦亚裟柔开示(2017.12.02-30)

尊者阿姜·迦亚裟柔开示(2017.12.02-30)

作者探寻 标签阿姜查 阿姜迦亚裟柔 巴利 禅修 南传佛教 阅读次数:2

尊者阿姜·迦亚裟柔开示(2017.12.02-30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2日】 

佛陀有一次在林子里捧起一把树叶。他说,他所知道的就像森林里的树叶一样多,但所教导的只是手里的一捧树叶那么少。他选择只开示真正有帮助的东西,解脱无知和痛苦,到达平静、智慧和慈悲的彼岸。

生命是如此变幻而短暂。我们应该持续探寻最紧要的,而不需要去收集整个森林里的树叶。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5日】 

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营养之外,它也提供了很多乐趣。有些人甚至给他们面前的食物拍照,发在社交媒体上。不过,据我所知,没有人把他们马桶里的粪便照下来,或者请别人看它们。但美丽可口的食物与丑陋难闻的粪便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一个通过接触人体而变成了另外一个。所有与身体接触的东西都会被它弄脏。干净清香的衣服和床单也是同样的例子。尝试观察和从日常经验学习。对身体的看法越是全面详尽,我们越不会愚蠢地执着于它。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9日】 

与太阳的威力相比,一棵小树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在热焰高照的空旷之地行走的旅人而言,这棵树是可供休息甚至救命的荫凉。

与愤怒的威力相比,慈悲的想法可能微不足道。但一个处于盛怒之下的头脑,如果可以转向慈悲心,就有可能在前一刻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一片清凉和荫庇。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12日】 

只有少数的佛弟子对前生存有记忆,因此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关于来世的教导就必然成为一个信仰问题。佛教信仰是谦逊的:我们并不去指定某些事情必须是真的,只因为我们相信它是真的。我们对佛陀开示的知识具有理性的信心。这信心的增长是通过把我们能够验证的所有教导都放在实践的考验中。当发现它们的每一个观点都经得住考验,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在诸如来世等,我们现在还不能实证的领域里,我们能够信任佛陀。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16日】 

须那迦曾是一个过着奢侈生活的年轻人。他的身体不是很强壮,但信心满满。后来遇见了佛陀,就皈依为僧了。由于深受激发,他练习行禅一直到双脚鲜血淋漓。佛陀见状,就问他之前弹琴的体验。“如果弦太松,”佛陀问道,“会发生什么?”须那迦回答,声音会很难听。于是佛陀又问,如果弦太紧,又会发生什么?须那迦回答,它们会折断。“那么,须那迦,”佛陀询问道,“你是怎么调弦的呢?”须那迦答道:“既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世尊。”佛陀说:“在禅修中如何调心,亦复如是:既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19日】 

放逸是指忽视生活中真正滋养我们的东西,而把时间浪费在消耗我们精力的事情上,让我们感到焦躁和沮丧。

佛陀说:“不放逸是不死之道,放逸是死路。认识到这个区别,智慧的人就会欢喜精进,步入圣道。”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23日】 

佛陀说:

以慈爱战胜嗔恨;

以良善战胜邪恶;

以慷慨战胜吝啬;

以真相战胜谎言。

如果不惜代价去获胜,就会失去我们的原则;如果失去了原则,就失去了我们自己。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26日】 

佛陀的教导就像一瓶灵丹妙药。有些人只记得瓶子上的药名,并与他人争辩其意义如何。有些人把瓶子供在神龛里,磕头礼拜,以求保佑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东西。智慧的人则服下药,虽然一开始会有些苦味。谨记:佛陀的药是没有失效期的,但我们的人生有。

------------------------------------------------------------------

【阿姜·迦亚裟柔《心灵食物》20171230日】 

修习佛法并不必然使人生道路变得平顺。变得平顺的是走在这条路上的旅程。想象有一条满是坑洞的崎岖山路。然后想象开着一辆没有缓冲器的破旧货车和开着一辆装有空调的SUV走在路上的差别。重点在于交通工具。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的心智。

 

来源阿含学苑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