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归依(宗萨仁波切)
作者:不放逸住 标签:佛法 佛法僧 归依 念佛法僧 三宝 | 阅读次数:3 |
![]() ![]() ![]() |
| ![]() ![]() ![]() |
修行归依 【修皈依是精髓】 我给你们讲皈依的重要性是源自一段经历。我的一位来自香港的老朋友最近离世了。她叫作“明”。她很年轻,多年来饱受病痛的折磨。明和我一直在试着找解决的办法——记得吗,解决方案?各种办法。藏药、中医、印度药物、会供、修法……但最后,我和她长谈了一次,让她接受吧。放弃挣扎求存,她必须面对死亡。我们谈到皈依。同时,因为她的性格非常坚强和对佛法极为虔诚,她很轻易地接受了,而且她真的做到了。她将重点放在皈依的修行上。 我不得不说,尽管我应当是在教导明,但看着她如何逝去,我必须坦承,我内心里秘密地希望自己离世时可以象明一样。如果我可以象她一样地离去——充满信心、对不确定性没有丝毫的恐惧,我想我就可以算是有所成就了。有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最简单的。难怪在所有佛教的修行中,第一件事就是皈依。这就是为什么我昨天说,我修行了这么多年,到最近才意识到,其实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特别是初学者,同时也适用于资深的修行人——修皈依是精髓。 【修皈依的精髓在于忆念三宝】 忆念佛。我在这里强调这点是因为,不幸的,念诵皈依文变得有点让人生厌了。它成了一种类似文化的东西,因此人们只是喃喃念诵,完成数量而已。其实我建议我的一些朋友们还有我的“受害者”(弟子),与其只是去念诵十万遍皈依文,不如去试试一些会使修行更具意义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是我杜撰的,而是确实地在很多经文中有所指示。例如,忆念佛的名字,比如释迦牟尼佛;或者是他的形象,比如金色;或他的慈爱;或他显现的某个片段,比如摺起他的袈裟、赤足步行、托钵乞食。当你能够记起这些时,你计一下数。你可能是在做某件事情的当儿,在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地点和时间想到这些,比如在肉铺或者屠宰场。就算这个念头非常、非常的短暂,你应当算做一次。如果你持续半个小时想着佛陀而没有任何间断,你也应当算做一次。因此,每一个想起佛陀的其他念头都成为你的念珠。最好买个电子计数器。你甚至不必这么想:“噢,佛陀,我皈依您”,才能算做一次。只要一点零碎的念头想象佛在摺起他的袈裟,就足以被算作一次了。…… 忆念法。关于法——忆起空性、无常、四圣谛、缘起,其中的任何一个。然后,当然禅修是最好的,哪怕只是禅修片刻。……我觉得有这类的象征是相当重要的。这就是出现塑像和书籍这类东西的理念。塑像、书籍、佛书……要点是,去具有这些东西。当我试图从斯里兰卡请《三藏》时,我的一些西藏朋友就对我说:“你为什么需要这个?这个没用的,你又看不懂”。是的,具有佛典。而且,你付出的努力越多,大概也就越好。今时今日,你可以直接买到任何的佛书,……好多时候,你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赠本。不过,如果你可以亲自手抄,就更好了,因为这些都是忆念三宝的方式。类似的,为自己或他人绘制佛陀的形像;还有,象佛经里提到的,随身佩戴。佩戴的方式是确保我们的身体能触碰到它们。…… 忆念僧。关于僧——尊重任何与僧伽有关的东西。在僧众中,也许在家的僧伽比较难认,但出家僧众可以通过标记分辨出来,比如红或黄色的僧袍。 这只是无数皈依修法中的一些,供我们这些普通人和初学者修习。 来源:阿含学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