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法显传(传记文学+纪录影片)

法显传(传记文学+纪录影片)

作者探寻 标签传记 法显 佛教 戒律 取经 阅读次数:19

(一)

【(转自)续瑞本心的博客

    按:此文撰写于1997年,为《中国十大高僧》十章中的第一章。三秦出版社出版,后又为台湾胜景文化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台湾繁体字版。2005年,三秦出版社又改名为《中国高僧正传》,出版了第二版,发行态势良好,在佛教文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法显为中國东晋時的高僧,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兄弟四人,其中三人都于幼年死亡,父母担心他也会夭折,三岁时便把他度为沙弥。因他偶尔回家住时患病,送到寺院里住就好了,从此他便不大回家。父母死后,便决心出家,二十岁时受比丘戒。他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前往印度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399),他约了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一同从长安(今天的西安)出发,西度流沙,历尽艰辛,经三十余国,后从海路回国,从山东崂山登陆,翻译出来自印度的经典一百多万字。六五二年圆寂。

    现在我将这篇传记刊登在这里,供有缘人分享。

    地址(连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c93a010008t4.html 

 

【注】

    法显回国后,在佛陀跋驼罗和宝云的帮助下,几年间便陆续译出663卷经文:

    《摩诃僧祇律》40卷。此为印度大众部所传持的戒律,译出后成为中国律学要典之一。

    《大般泥洹经》6卷。

    《方等泥洹经》3卷。今缺。

    《杂阿毗昙心》13卷。此为印度佛教名著之一,与南朝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毗昙心论》为同本异译。今缺。

    《僧祇比丘戒本》1卷。今缺。

    《杂藏经》1卷。此经与《鬼问目连经》(后汉安世高译)、《饿鬼报应经》为同本异译,但文理稍别。

    以上共,

    又,法显从印度取回的梵本佛典《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弥沙塞律》和《萨婆多律抄》等共约近百卷,均未来得及翻译,其中大部分后来由他人翻译成汉语(其中《杂阿含经》由求那跋陀罗译出),也算是对法显在天之灵的慰藉。

        另,法显晚年还写了一本《佛国记》,记述了自己从长安出发到返回汉地的十五年间所游历的近三十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其内容不但有佛教的分布与流传,而且还包括西域、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交通、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佛教范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现已翻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被列为世界文化名著之一。


(二)

CCTV 9 纪录片(四集)《佛国记》】

高清http://pan.baidu.com/s/1o61Ompk

 

----------------------------------------------------------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da6600102vpxi.html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