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续)戏曲对《红楼梦》的重新组合

(续)戏曲对《红楼梦》的重新组合

作者林俜 标签戏曲 阅读次数:333
    半枕红楼残梦,一编红豆新歌 ──红楼对戏曲的影响(续)

         戏曲对《红楼梦》的重新组合


   戏曲对小说的题材内容进行了新的组合,有时还吸收了小说的续作的内容。
清代《红楼梦传奇》的作者仲振奎在剧的《凡例》中说过这样的话:“《红楼梦》
篇帙浩繁,事多人众,登场演戏,既不能悉载其事,亦不能遍及其人。故事如赏
花吟诗。人如宝琴、岫、香菱、平儿、莺莺等人,亦不得不概行删去。”他认为
《红楼梦》“不过传宝玉黛玉晴雯之情而已。”所以他编写这部《红楼梦传奇》
虽长达三十二出,但主要事件都是根据宝玉黛玉晴雯三个人物的活动组合起来的。
同时,作者又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完后“令人悒怏于心,十日不快。仅以
前书度曲,则歌筵将阑,四座无色,非涵以合欢之义故”,因此又将时人作的
《红楼梦》续书内容采入,以为结局。

  另一部《红楼梦传奇》的作者陈钟麟对自己的剧作也说:“有原本《红楼梦》
所无曲中添出者,一有原本在前曲中在后者,取其情文相生,随手变化,无庸拘
泥。”因为他认识到“古今曲本,皆取一时一事一线穿成”,而“《红楼梦》全
书,头绪较繁,且系家常琐事,不能不每人摹写一二阕,殊难于照应,”。他看
到戏曲和小说在叙事上的不同,所以出自他笔下的这部《红楼梦传奇》尽管有十
卷八十回之篇幅,也未能尽罗全书,而是对小说原著进行了费心取舍,重新组合,
此外,剧的最后二出《冥戒》《幻圆》系根据《红楼梦》续书编成。

  戏曲对小说的题材内容重新组合这一点,我们可以据《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
的描写与戏曲的比较获得更具体的认识。“黛玉形葬花”见于第二十七回“滴翠
亭杨妃戏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和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
笼红麝串”。小说是这样写的:

  宝玉因见不到黛玉,来到园中,见满面地落花,便兜起欲送到先前和黛玉葬
桃花的地方,这时听到山坡另一侧有女子哭泣,便停下听她哭道:“花谢花飞飞
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听到这心
碎肠断的歌,宝玉不觉恸倒在山坡上,他想到有朝一日黛玉等女子无可寻觅时,
自已安在?这园亭、花柳又属于谁人,不禁悲泣起来,黛玉正自伤心。听到有人
悲泣,抬头看去见是宝玉,抽身离去,宝玉自觉无趣,往怡红院来,可巧看见黛
玉在前头走,便在身后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黛玉听罢,不由站住:
“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接下,宝玉一番话说得黛玉滴下泪来,二人和好
如初。

  现在,我们来看看几种红楼梦戏曲是如何表现“黛玉葬花”的。

  万恩荣的《醒石缘》这场叫《埋香》,剧情是:

   宝玉上场,见落红满地,乃将落花兜起,这时听到有女子哭泣,林黛玉上场,
葬花,悲叹自己的命远,宝玉听后想到将来黛玉无可寻觅时,自己不知安在,园
亭花柳不知谁属。大哭。林黛玉循声望去,见是宝玉,欲走,宝玉拦住,诉说二
人往日之事,黛玉泪下,彼此和好。

剧情完全按小说的描写编撰。吴兰徽的《绛蘅秋》传奇就不同了,这场戏也叫
《埋香》但剧是:

  黛玉先上场,吩咐紫娟准备花帚一副,然后下场,之后宝玉上场,听到山坡另
一边有女子哭泣。黛玉上场,边葬花边哭,宝玉亦哭,走上前去欲帮黛玉收拾花片,
黛玉欲走,宝玉拦住,诉说往日之事,黛玉责备前日去怡红院被拒门外,下场,宝
玉呆呆地站着,这时袭人走来,宝玉误以为还是黛玉,上前抱住。

和小说比较,剧中增加了紫娟、袭人两个人物,黛玉下场的处理也与小说不同,而
宝玉误将袭人当成黛玉的怀节,则是根据小说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宝玉,含耻
辱情烈死金钏”中片段改写后组合到这场戏中。

  陈仲麟的《红楼梦传奇》里也叫《葬花》,剧情是:

宝玉坐在园中看《会真记》,风起花落,宝玉兜起花片抛向水中。黛玉手持花锄到
园中,问宝玉看的何书,二人同看,赞不绝口,宝玉将黛玉比作书中的莺莺,自比
为张生,黛玉恼怒,转而伤收落泪,宝玉连忙劝慰一番,之后二人一同葬花,黛玉
因花想自己,又悲泣不已,宝玉亦泣不成声。这时晴雯来到,说王夫人叫宝玉,宝
玉‘走后,黛玉一人悲唱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
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剧显然将小说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
警芳心”的故事作了新的结合,成为一场戏。并且让23回情节占了一大半的篇幅。

  另一戏曲家吴镐 的《红楼梦散套》这也戏也称《葬花》,全场只有黛玉一个人,
边泣边扫落红,葬之香冢,整出戏都是黛玉的自吟自唱,抒情的气氛很浓,思想精
神同小说是一致的,但内容明显表现出对小说的描写有较多的舍弃,经过重新的构
思。


              尾

  上述《红楼梦》戏曲表明《红楼梦》对戏曲创作的影响之大,它曾经是那样强
烈地唤起了戏曲家的创作兴趣,使用权《红楼梦传奇》、《醒石缘》传奇等一批戏
曲作品竟相问世,为戏曲的繁荣锦上添花。直到今日,《红楼梦》对戏曲的影响仍
未衰减,越剧《红楼梦》、《红楼二尤》和京剧《风月宝鉴》、《俊袭人》、《晴
雯》等编演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