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在广州市话剧团观看了全国优秀话剧《南越王》,该剧讲述南越王赵佗的故事,描绘了广东历史变迁的轨迹和广东本士文化的源流。
秦始皇灭六国,征发五十万大军平定南蛮(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统一了岭南,设南海、桂林和象郡三个郡来管治,大将军赵佗入主南海郡。为平定人心,他立法治,促农耕,修养生息,废除了广东活人祭天祈福的陋习,用始皇赐于他的战马代替被当地部落头领俞勉送上祭坛的荔女,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拥护。
三年后,秦亡,楚汉相争,南海郡人心思变,越佗无奈之下,建南越国,自命为南越武王,命当年入粤的二十万秦军与当地粤人通婚,并率先垂范,娶荔女为妻。
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派太中大夫陆贾入粤说赵佗归汉。陆贾带着赵佗的母亲,对赵佗动以深情,晓以大义。觐见时,始终不称赵佗为南越皇上,只称其为汉大将军赵佗,表现出机智过人的辩才,并言:“汉朝建都长安,就是希望国家长治久安。”赵佗被深深打动,对汉称臣,并将母亲托付陆贾照看。(其母不适南粤炎热气候)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诛杀异姓王,将赵佗母亲处死,并兵伐南越,赵佗悲愤万分,不得已举兵相抗,再次称南越王。
吕后死后,陈平等汉朝老臣,除吕姓逆贼,文帝刘恒继位,又派陆贾入粤说赵佗归汉,并说:“南越之变,过在朝廷。”此时距陆贾上次入粤已过三十年,陆贾已成古稀老人,陆不辱使命再次入粤,说服赵佗再次归汉,从此,南越之地终属汉朝版图。
此剧浓缩了赵佗从30岁至106岁的一些珍贵历史瞬间,体现了赵佗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宽广的胸襟、强烈的民族感和大局意识,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的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拍摄数据:CANON 10D,EF28—135MM

赵佗

南越部落头领:俞勉

汉太中大夫陆贾

武功伐粤

杀马祭天

秦亡,赵佗伤感,忆雪,荔女(粤人)不知何为雪

刘邦派陆贾入粤

与分别三十年的母亲重逢,悲喜交加

汉人,粤人,都是华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