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解放战争》的教学反思

《解放战争》的教学反思

作者lyrwj 标签反思 解放战争 阅读次数:11

《解放战争》的反思

本课内容条目清楚,重点明确,故事性强,教授难度小,但内容丰富,取舍难度大。其中重庆谈判和三大战役都是重点和难点,但各自的环节都很多。因此,处理好这些问题将成为课堂成功的关键。

从本课教学中发现,本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学习中通过设置历史情景,再让同学们扮演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个历史人物根据当时形势对重大问题做出判断,体会复杂情景下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研究,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对于“三大战役”的处理,教材材料丰富,讲述较为具体,采取了让同学们读课文看着课件中的示意图自己讲“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对于“淮海战役”只是重点让同学们看课本提供的“参军图”、“支前图”,使同学们领略到“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的结论;对于“平津战役”采取略提的方式,只强调是顺乎历史潮流的和平改编为主。百万雄师过大江,只是采用看课本示意图讲述的形式完成了后面的教学任务。

回想起来,有很多不足: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复杂局面使同学们体会不到当时斗争的复杂性,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化,没有历史责任感。⒉探究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问题出得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学生没有探究行为。对于战略决战选择东北问题,同学们地理、课外知识不够丰富,根本想不到那些知识点,不能把前后知识串起来,总体思维上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简单推理上。无法实现探究行为。⒊团队精神上,同学们欠缺很多,没有在学习上竟争的意识,潜意识中认为学得好、多动脑筋和少学知识、不动脑筋没什么大的区别,是典型中国“跨掉”一代的特征。

一堂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但能写出来的很少,因为过多的重复现象使人觉得这些都正常了,就想刚来这个学校觉得这儿的学生学习状况如此令人不可接受,通过两年的相处,看着他们在一些方面的“战功卓著”倒觉得他们还有很多让人喜爱的地方呢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