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验的选择
作者:张工
所谓经验:就是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的亲身经历。
经验并不一定针对的是个人,人类在和地球的互动活动中,在应对大自然的创造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就是人类共同的经验,国家也有相应的国家经验。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完整的经验史。有的功成名就,辉煌无比,有的默默无闻,惨淡凄凉。有的穷其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硕果,有的浪荡一生,给家人周遭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可见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能够留世万年的经验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也有可能是万恶的,如希特勒的战争史经验,人们久久不会遗忘,是因为它成了人类正视邪恶,保持警觉的负面典例。
人们赞美和歌颂成功的伟人,视她们的经验为学习的典范,视她们的一生为人生的楷模!如爱因斯坦的一生经验,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科学发展史,最终成为人类公认的“世纪伟人”。
人的欲望及追求欲望的过程累积了经验,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经验,使每个人都成为特殊的个体。人人都希望出人头地,做一个善人,主导善人的经验必定是以善为主的,心善才会行得正,才会积累正面的经验,受益自己,也得益于大家。有时,一个小小的经验,使人一生都受用不尽,这完全取决于你的明察和心地修养的层次。
人至圣贤,最懂得总结失败的经验,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一定是乐于帮助他人,最清楚“施比受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这样的圣贤,人生舞台充满了精彩,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栋梁。
人类,国家,民族的经验,是一种集体共同的经验。她主导了一个群体的历史进程。尽管说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但作为群体的管理者,领头人,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世界,从国家之间的差别,可以充分地体验到各自存在的不同经验,以及在国家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不同的社会面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泰坦尼克号”事件,最震撼人心的不仅是爱情,更有旅客与船员在大难临头时的有序逃离,这就是社会。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生在中国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以及当时“让领导先走”的豪言壮语,这同样也是社会。
最近的日本核灾难引出中国的抢盐潮,并不是偶然,孤立的事件,一些经常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案例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只能说明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出了不小的问题,沉积在我们身上的思想道德经验是落伍于时代,是自我感觉都脸红的经验。
曾经有人把这些现象归咎于现代经济改革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并开出了等经济充分发展后自会改变的药方,这种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笔者认为是一种误导,并还是导致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理论依据,最大错误就是看不到“人是社会所有事物的决定因素”。同时和其相左的还有世界上主要宗教的观点,整个物质世界只不过是人类意识的投影。必先有健康的意识,才会形成善良的经验,创造出和谐的社会以及良性的经济。
世界发展史也充分地证明:经济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经济从来就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社会问题不仅不会被经济所解决,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即使本国的不多,其它国家也会增多。社会问题本身就是经济的伴生物。以为人有了钱道德自然也会上线的做法,其实是根本行不通的,完全是因果倒置。
只有善良的心态,崇高的道德经验,才会带来与其相应的健康经济,那些为富不仁,所谓的高速经济发展,脱离了道德思想的制约,迟早会出问题,并由此给整个社会带来沉痛的灾难。
人类社会这样的问题并不在少数,几百年来,人类忽略了在精神文明经验方面的积累,一直误信科技经验,以为科技充分发展后,就能解决人类的病痛问题,而且科学将创造路径,让人类走出野蛮森林,远离疾病、贫穷、悲惨与痛苦。
科学放大了人类的力量,同时也放大了灾害的力量,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科技带来的精神空虚和由此放大了成百上千倍的灾祸破坏力。
无论人们把天灾人祸归于偶然或必然,“地球进入灾害多发期”已成为现实。求生是人的本能,何以自救,如何自卫呢?过去几百年里人类把科学视为救星,在小灾小难面前,科技的确让人类变得强壮些,不过作为一把双刃剑,科学带来的次生灾害也越来越大,并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们不妨拿众所周知的核电灾难来进行一番分析。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位于乌克兰境内的车诺比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炉发生爆炸,随后的大火及爆炸把大量有害高辐射物质扩散到大气层中,其辐射线剂量是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被污染的云层飘往大部分欧洲和北美东部地区,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被称为近代最昂贵的灾难之一。
最近发生的福岛核灾难,终于使人们明白:原来核电站是那么不堪一击,就连一场大海啸都对付不住。你看那几座反应堆就因为停电就都玩完了,污染直捣东京,整个日本在恐慌,亚洲在发抖,美国在发呆。那要是弄颗炸弹、导弹或自杀飞机往反应堆上一炸,在控制棒关闭核反应之前直接造成爆炸,那还不更厉害!
总体来看,科技经验带给人类舒适生活的小恩小惠,根本无法抵消核武器等毁灭性科技带来的现实危害,因为科技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911以来,越来越多的恐怖分子和战争狂人,正利用高科技在逐步毁灭人类。
人们追逐物质享乐,不断把自己逼到没有出路的两难境地。现代化就需要工业,工业需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的枯竭,逼得人修水库、建核电站、造工厂,这些改造自然的产物反过来破坏了生态环境,无论环境污染还是气候变迁,人类科技的干预促使地球上出现更多的来源于人的自然灾害,而且水库、电站、工厂一旦发生意外,又反过来制造更大的灾害。如此循环往复,如漩涡般的直通毁灭的深渊。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9年统计,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41座。
和平利用核子能,无疑是人类良好的愿望,可是,今天的世界并不平静,并不和平,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文明经验还处于低水准的当前,所有的核电站均存在成为恐怖分子、流氓国家定时核武器的可能。
现在我们知道了,只靠科学与科技,不足以解决人类的问题。科技能用来做好事,也能做坏事。唯有以文明、智慧、平衡的心灵运用科技,科技才能真正帮助我们。人的心识精神经验才是决定科技方向的主要力量。
人生的经验在宗教意义上又别有一番解释。
西方社会认为人的生命本质是灵魂,人类是灵魂选择到地球来的一次生命经验,相当于一次出差而已。灵魂的任务是学习,透过知识,成为像神一样的存在,即提高灵魂在宇宙中存在的层次。透过经验人类知识,逐渐靠近神,然后才能休息,接着再回来,教导、帮助别人。灵魂来地球之前,都有明确的生命计划蓝图,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路线图。人的一生经验,基本上是在生命蓝图的框架下积累。
人身面临死亡时,优秀的灵魂进入更高境界,可以带走的是人生的行为、事迹、想法、知识,即人生的经验以及内心的智慧成果。这些东西都存放在灵魂的意识之中。这辈子你富我穷,有何差别?你有名有势,而我一介凡夫,又有什么不同?最后只有灵性之实才留得住。我们如何在关系中善待别人,比累积财物更重要。我们此生的财物得得失失。你不会在来世重获这些珍爱的财物,但是会与所爱的人重逢,会享受到你曾经善待别人的果报。
灵魂来到地球,完全是其自由意志的选择。可惜,大多的灵魂来的地球后,往往会迷失方向,掉落在生活巢穴中,开始习惯烦恼与焦虑,开始关心自己外在的名位、别人怎么看我等等,因此忘却了灵性自我。
我们悦生恶死,因为我们忘了自己的真实本性。我们成天担心职位与名声,计较得失,害怕表现愚笨,我们失去成为灵魂的勇气。而把世俗的人生经验当成了自己的所有。宗教的存在,就是唤醒你真实本性,告诉你勿忘回家之路。
佛教又认为,人生所有的经验,都是经由你的五蕴所得,是虚幻而不真实的,人生在世,因为无明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贪恋起荣华富贵,权力地位,追求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佛教驻世的目的,就是教导你放下世俗的一切,包括你引以为豪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导向是让你解脱成佛,在佛的层次,原本就存在无限光明,无比智慧的一切!
爱因斯坦说道:“人类是我们称为宇宙这个整体的一分子,这一分子界定在时间与空间之中。他经验到的自己,他的想法、感受被视为是与其他部分分离而无关的,这是一种意识上的视觉幻象。这个幻象是我们的监狱,把人限制在个人欲望上,而且影响力只及于最近身旁的那几个人。我们的任务必须是把自己从这个监狱解放出来,扩大同情圈,拥抱所有的存在物与自然物。”
“理解”才是最终的关键。只要你能“理解”你的真实本性,以及你生命的真正目的,人生就会不停转化,然后你就能运用你的经验改变全世界。
2011.3.31日
张工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tg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