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清·九品十八级

清·九品十八级

作者立壁角 标签分级 官衔 官员 九品 清朝 十八级 阅读次数:37

雖說近來情況大有好轉,那些掌握了資本和資源的編劇和導演們終于愿意不再多做清朝的文章了,但是相比之下,清宮戲還是遠多于其他各個朝代,但偏偏那些編劇都只是些補鍋匠全無國學常識,而導演愿意一擲千金去請大牌演員卻不肯去花一點小錢去請幾個有正常的學術水平和基本的學術道德的學者來充當歷史顧問。倒也不能全怪這些浮躁的人們,還不是有那么多網民都覺得自己是被委派來審判全人類的,卻也是一樣地無知,只知道與人對罵對咬。國外的歷史電視劇的水平遠勝于我們,但照舊有大量的專業挑錯團隊存在,能不迫使作品精益求精么?清宮戲泛濫,沖積扇才疏學淺,只能發出一份資料,希望能對有志于蕩滌國內歷史劇污濁現狀的人有所裨益。
----------------------------------------------------------------------------------------------------
清朝官员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别,不在十八級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别上附于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无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銮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无
-------------------------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学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无
武職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營統領、内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則為從一品)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銮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加兵部侍郎銜則為正二品)、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文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巡守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云麾使、副護軍参领、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仆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坐領、都司、指揮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门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鸿胪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戶
--------------------------------------------------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監監判、钦天監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兰翎侍衛、整儀尉、亲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布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佥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監满洲蒙古五官正、汉軍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讀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仆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佥事、長官司副長官
-------------------------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銮仪卫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钦天监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钦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录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库大使、鹽運司库大使、鹽道库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谕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監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亲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
正九品:
文職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簿
武職京官:各营兰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税課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仆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额外外委
--------------------------------------------------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檢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仓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擺長、土舍、土目

 

清代补服、补子:顶子是区别清朝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如果清朝官员犯法。在革去官职的同时,必须将帽上的顶珠取下,表示已不带官职。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