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后美国人如何看中国?
作者:明月风华 标签:美国青年 中国人 | 阅读次数:2 |
![]() ![]() ![]() |
| ![]() ![]() ![]() |
今年,我的学生中大多数人没能在毕业时找到工作,能找到的工资很低,而留学生找工作更难了。刚刚遇到一位加州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读完了高能物理博士,正要前往耶鲁大学做博士后。“恭喜啊”,我说,可他却愁眉苦脸说:“工资还不如小秘书高呢”,他身边的太太挺着大肚子,搭话说:“回国也不行,当讲师才月薪三千五人民币,评副教授也得等几年”。这位博士是钱学森校友,也曾是清华尖子,如果三十年前回国马上就是正教授了。
八十后九十后这辈人在美国称做“why generation”,按中国人的意思就是“何苦世代”。何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呢?要工作?都转到中国印度了;要房子?都被炒得买不起?要男女朋友成亲?人人自危何苦成家;能要的东西就是电脑和iphone,在那儿他们仍能找到一些自我空间和自恋热情。如今,这代美国青年不再是勇于离开父母勇闯天下的人们,宅男宅女在父母家啃老到和中国一样越来越多。It行业中确有一些出人头地的成功者,但更多的青年人发现这是个一将成名万骨孤的行业,美国青年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生产建设类工作。美国的工会近年越来越弱,主要原因是工作机会少而分散,工人慢慢失去了聚合性和向心力。 看看美国近年发展,我们这些七十后的人也在担心。我周围的三十多岁的朋友中前些年不少是百万富翁,而如今不是破产就是失业。这代美国人曾创造出股市和地产奇迹,但随着行业倒下他们也倒下了。“美国除了军工外一切都被外判了,我们却不能像五十后六十后那样吃老本”,这就是这代人共同心声。美国教育有很杰出的一面,但缺少培养普通工人农民的元素,培养出来的都是好高鹜远的精明人,一个比一个务虚,这不能说不是个悲剧。不过,当美国的经济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之际,你能让这些年青人如何务实呢? 正如中国人在过去三十年中用羡慕的眼睛看美国一样,当今只要你提到“中国”两字就会吸引到不少美国人的眼睛,一些羡慕,更多的是无奈何怨气。 来源:搜狐圈子 那小兵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