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从《苹果》看中国性电影及电影技术

从《苹果》看中国性电影及电影技术

作者芫玳 标签电影 范冰冰 苹果 佟大为 阅读次数:183

   昨天,看了《苹果》的完整版,是一种不解,一种无奈!

   一、性成为国产电影不去避讳的话题

   性,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中国所谓大片的主导旋律,从《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李安的《色·戒》,从近期的商业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性”似乎成为了一种为成文的规定,没有性,你就别想挂上“大片”的名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性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吗?我想,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有所了解的人会明白,中国古代的性学比西方要发达得多。虽然儒家思想中并没有提倡性开放,但是道家思想里面提到了“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指雌性生殖器官)。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法自然(指宇庙中万事万物密不可分而又运动变化的关系)”,也就是说性在道家思想中是被提倡的,是人类繁衍的根本之所在。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人对性是闭口不提呢?这要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又一支思想分支——佛教,它提倡的是禁欲思想,不仅不能有男女之间的直接性行为,而且还不能有性梦、性幻想等。虽然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占据了相当大的地位,但是它还不足以改变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家和儒家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早已经根深蒂固了,佛教所能起到作用的,只有它的大部分教徒而已!说这里,也许大家可能更加糊涂了,既然佛教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为什么人们还是闭口不谈性呢?其实,这又跟中国人的性格有关(林语堂《吾国吾民》中关于中国人性格的分析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死要面子,而对于性,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佛教认为是一种罪恶、儒家也不推崇性开放,于是乎,性成为了一种暗流,区别去西方高谈阔论中的性观念。

   然而,从近20年来的国产“性电影”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察觉到这种观念在逐渐被磨灭。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些“性电影”。

 

《庐山恋》:“初次接吻”  放映时间:1982年
   这是“文革”后第一部爱情电影,同时也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出现接吻镜头的影片,其经典镜头是:一见就追,一追就跑,一跑就倒,一倒就咬。并且,当男友不敢接吻时,女孩流行说:“你真傻”;当男友要接吻时,女孩流行说:“你真坏”。

 

《原野》:因裸体镜头而推迟放映  公映时间:1983年
   这部影片开了中国当代电影赤裸镜头的先河。但正因为尺度的难以把握,使得影片被禁,几年后才得以公映。

 

《芙蓉镇》:最长接吻镜头  上映时间:1986
   片中秦与胡有一场嘴巴对嘴巴的激情戏曾引发轩然大波,因为据说这段激情戏是建国以来国产影片中最长的一个吻,那个特写的时间长度约为4分23秒……

 

《老井》:想象与激情结合  放映时间:1987年
   片中两个镜头让人难忘,一个是张艺谋扮演的旺泉掀开小寡妇的被子钻进去的镜头,一个是旺泉与女主角在坍塌的井下激吻的镜头,前者很短,却让人无限遐想;后者很长,长到足以对《芙蓉镇》中的长吻提出挑战。

 

《寡妇村》:“少儿不宜”  放映时间:1988年
   这是中国第一部打出“少儿不宜”的影片,打出这块牌子,反倒引得人们趋之若鹜。其实人们这种猎奇的心态倒是很容易理解,压抑了那么久,总得有个发泄的出口吧。

 

 《疯狂的代价》:第一次“强奸”  上映时间:1988年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晚期,中国电影圈冒出“拍娱乐片”的口号,这部影片却破天荒地加入了“诱骗强奸”情节,这在电影圈里还是第一家。

 

《霸王别姬》:第一部同性恋电影  上映时间:1993年
   一个是英武的张丰毅,一个是阴柔的张国荣,程蝶衣那句著名台词“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一定时期广为传播。

 

《画魂》:裸露尺度最大  放映时间:1994年
   由于该片讲述的是画家潘玉良的一生,涉及到画家所运用的人体模特,所以必须得有一个侧面的女性的裸体镜头。但谁也没有想到,其中经过巧妙的技术处理的裸露镜头却引起轰动,甚至成了影片的一个“卖点”。

 

《蓝宇》:真正的“同性恋”  放映时间:未知数
   与《霸王别姬》相比,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影片,但由于影片违规拍摄,被电影局封杀。

   从上面几部老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性电影”的成长,再加上最近几年的“大片”我们可以更加明白的看出,“性”已经成为中国电影里面不必去隐讳的话题了。现在电影审批者对性已经不那么敏感了,很多触及到这方面内容的东西可以很轻易地通过。 

   可是,在中国这种国情下,“性电影”真的合适吗?有一个女孩在某电影选演员现场问导演,“电影中的吃鸡爪是什么意思?”《十面埋伏》上映后,有家长带七八岁的小孩一起到电影院看,看完后,爸爸问孩子:“这电影好看吗?”孩子的回答是:“色色的!”我想,当时那位家长除了尴尬还能有什么表情呢?中国观众普遍的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获取到的媒介信息有解读和批判的能力,也就说不仅能看得懂,而且还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偏低,而且中国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在这种国情下,盲目地引进或者制造“性电影”并不是一种明智之举。虽然正规引入的电影,对于性情节会进行删剪,但是,要看一部完整版的“性电影”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相比解放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性犯罪率有所下降,而离婚率却有更大程度的上升。改革开放前,性犯罪率高的原因并不是完全因为国人素质的低下,一是因为当时政治处在绝对“统治”的地位,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包括性;二是因为当时把精神有问题者、同性恋都列为性犯罪。排除这些因素,我想,现在性犯罪率完全有可能高于改革开放前。再说离婚率,我们不能说低离婚率就是好,高离婚率就是不好,我也承认如果把两个没有感情或者没有性的人捆绑在一起,是一种没有人性的罪恶。但是高离婚率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现在人们对感情的忠诚度一直在下降,看到一个帅哥、美女可能就忘记了家里的爱人,伴随而来的是第三者、三角恋、一夜情、一夜性、网恋、网上性行为……

 

二、《苹果》中的性观念

   一种文明被另一种文明所冲击时,一个民族的道德底线就可能被冲破。《苹果》中的刘苹果被林东“强奸”后对其丈夫安坤不是一种负罪感,不是一种内疚与歉意,而是通过强迫丈夫和她上床来化解丈夫的怒气!而对于林东,却没产生任何的敌意或者怨气,可能还在怀念林东给她带来的快感(林东:“那时,你不也是很爽吗?”)或许你可以说她是为了那份工作,但是一个人为了工作连尊严都可以不要的话,她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我不得而知。而当安坤去找王梅(林东的妻子)理论时,王梅则反过来教唆安坤与其发生性关系,来抵消刘苹果被林东强奸的怒气。这些都是传统中国中的民族性吗?这是21世纪,在经济以及外国文化冲击下的“新民族性”!

   当刘苹果得知自己怀孕时,安坤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我的孩子!”,这可以看出虽然安坤从王梅身上得到了一些抚慰,但还不能抹平他对于妻子被强奸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而林东的第一反应是用10万元来让刘苹果生下这个孩子,延续他的香火(王梅不能生),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这又合乎中国人的特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认为,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利用各种方式生小孩是每个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孩子越多越好,这一点也可以用来证明前面性观念中中国人并不落后于西方的观点。安坤为了钱,签下了协议,可是刘苹果呢?面对的是强奸自己的林东,生完孩子后又住进林东家,她不觉得尴尬!这只能说是她对她与安坤之间感情的一种亵渎,又或许为了钱,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再重要了。性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三、粗糙《苹果》——技术在倒退

   看完《苹果》,对第一感觉是:粗糙!《苹果》是通过跟拍一个女生去林东开的房间开始的。从晃动的画面中,我们可以轻易地判断,摄像师是扛着摄像机跟在女孩后面,没有用到什么辅助工具。下面,我这个电影初学者来数数《苹果》的粗糙痕迹吧。

   1.晃动。不管是跟拍还是固定镜头,我们都可以发现很多镜头晃地头受不了,我是在17寸的显示器上看的,如果是在影院看,这种效果估计更明显了?

   2.同一镜头的跳跃。这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一个名词,为什么称之为“同一镜头的跳跃
”呢?在《苹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长镜头会出现跳动的现象(排除了被删剪的可能性),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前期拍摄时间掌握得不好,拍了太多废镜头,后期剪辑时发现中间的某一段不好,就舍弃掉,变成舍中间而取前后了;二是演员表演时没能一口气表演完,或者中间导演喊听,讲解后接原来的地方继续拍,这样也会造成画面的跳动。这种现象,在初学者中会经常出现,但是出现在这么一部电影中,实在没办法理解。

   3.摇镜头没有方向。《苹果》中大量使用了摇镜头,就算是对话也没有使用切镜头,而是直接从一个人摇到另一个人。这种方法经常出现在新闻采访中,当然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出现在电影中,我也无法理解。印象很深的是,林东和王梅在车上讨论要不要刘苹果肚子里那个孩子时的长镜头,两个人的对话,一台摄像机,摇镜头,甚至还出现了摄像根本不知道现在该谁说了,镜头摇过去,发现不对了,马上又摇回去!这种拍摄方法导演也能让其通过,他想要表现什么东西,我想不出来。

   4.对焦跟不上镜头的推拉摇移。接触过摄影的人对“对焦”应该不陌生,物理专业的对这个应该名词应该也不陌生。对焦准确是摄影中最基本的一个技能,但是在《苹果》中,我们可以发现,非常多的镜头对焦不准确,或者对焦不及时。很多时候主角话已经说了两三句了,他的脸才清晰起来。还有一个镜头是林东到安坤家看望怀孕的刘苹果,当他俯下身子去听肚子里的孩子时,对焦甚至出现了对到林东的头发上,加小景深的效果,除了林东的后脑勺,其他地方全部是模糊的!

   5.偷拍嫌疑大。在影片的后面,有很多“空镜头”(这里指没有出现电影中的主要演员),从画面的效果和抖动来看,这些镜头从街上偷拍的嫌疑非常大。我想,一部请到范冰冰、佟大为、梁家辉的电影,空镜头不应该做得怎么糟糕,一来画质不好(与前面的画面存在较大差距),二来“演员”不能体现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

 

   关于《苹果》,关于“性电影”,我们都还在探索中。而现在,电影届要提高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投入,而更应该是艺术和文化的投入!作为广大的受众,我觉得媒介素养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受众的一个责任,更应该是教育部门的一个责任,只有双方的努力,才能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