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盘妻索妻》白马呀,咋说呢

《盘妻索妻》白马呀,咋说呢

作者观云 标签红楼梦 林黛玉 越剧 阅读次数:105
因为是第一次看传说中的白马的戏,毕竟兴奋,因为传说中的白马第一很帅,第二唱腔很正,至于表演方面,好像看到的报道并不是很多,更多的还是说她清雅的气质,和帅气的扮相。不管怎样,眼见为实。

下班快速到长安,迎面看到的却是华丽丽的浙百的《梁祝》的大海报,让我不禁怀疑,今天我是否拿错票了,好在等会姐妹们都到齐了,在门口一阵疯闹后,我们陆续进场。画外音:白马帮还真是超级强大,每个人身上都别了统一的标志,还着统一的印有白马剧照的T恤,拿鲜花的还真不少。我惊叹不已。

白马的号召力真不是盖的,整个长安,我就没有看到这么人满为患过,放眼望去,没有一个空位子了,绝对100%的上座率,戏曲复兴看来得靠多培养一些具有特质的角来带动演出市场,获取观众了。

剧情结构:演出正式开始,传统戏的剧情着实有些冗长,第一场节奏慢慢悠悠,慢慢悠悠,我都着急了,怎么还在这里磨磨蹭蹭的。后面有一些地方也是节奏略显缓慢,说实在的,尊重传统绝对是应该的,但是有一些细节显得多余的,不妨删除一些,会使得整场戏更加紧凑。昨晚已经和《红楼梦》的演出时间一样长了,要知道这个戏承载的可远没有《红楼梦》承载的多。

表演:两位主演,果然很有角的风范,尤其白马,一出场就是一个碰头彩,望眼镜细节看,皮肤好好,五官精致,果然很迷人。不过表情一动起来,两个眉毛总是一高一低,看起来有点别扭,牙那是相当的白,很想问下,怎么保养的。回来说正题:白马第一场求亲,第二场洞房表演都很细腻,在舞台上的这种儒雅之气是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做作,很自然,就像另一个传说中的人物香妃一样,她散发的香是由身体自身散发的,而不是用的香水去渲染的。应该就是这种感觉。看着她温文尔雅的表演,我有点感觉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她了。

不过后来的盘妻露真和闹堂等折子,我个人认为就不如前面表演的好了,整个感觉很着急,张弛无度,缺乏层次 ,没有了表演节奏,相反李团的表演不温不火,很到位。李敏把这个谢云霞的恨、怨、愁、忐忑、担心、娇羞等各种人物情感都很有度的表现出来了。我很喜欢。反之白马,觉得演戏的感觉目前来讲还是有一些局限性,对舞台的驾驭能力还有一些生疏,不像李敏在演人物,白马的表演有点浮于表面化,有一些地方甚至是感觉知道观众这个地方是有需求的,为了迎合观众为去表演,这样就很容易游离于人物之外。表演就会略显做作。我说的是某几个地方。白马回归不是很长时间,舞台感觉慢慢培养和恢复是没有问题的,就冲白马的条件和人气,她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我继续期待。

唱腔:这次把唱腔单独拎出来说,是觉得有要说的,先说利民的唱腔,她的嗓音在现场听来是一种享受,虽然不是很靠近王派,但是谢云霞这个角色当年李金凤老师演绎的时候,也是这种清脆甜美的嗓子,感觉李敏还是很适合的,要是此时演的是林黛玉,估计流派味道就会有挑的了,跳开这些,单听真是很通透,无半点杂质,干净得很。唱腔念白咬字很清晰,行腔运腔都很有章法,身段也讲究,她确实是一个很用功,基本功很扎实的演员,就冲这点,她值得戏迷去尊敬。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谢云霞悲伤时念白和唱腔时运用的泣声方式,能不能在需要表现的时候去充分表演,不用从头至尾的去运用,这样会使观众有疲惫感,多了就累了,相反不是表现人物了,还没有美感。

白马一开口就是很纯正的尹派,小腔的运用绝对是得到尹老的真传,听这么纯的韵味就像我在吃很纯的黑巧克力的感觉。味道得满满品。现在很多年轻演员学流派不细致,不讲究,希望白马能把正宗的具有黑巧克力味道的尹派真正发扬光大。白马的优点和缺点是一样的突出:唱腔味道很正,唱腔从人物出发来讲还是略欠火候,特别是后面几场尤为突出。咬字是白马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清晰,比较含糊,唱得急,唱得快的地方就更是了,对着字幕机我也不知道在唱什么,这还是老戏,我们很熟悉,要是新戏,就真抓瞎了。白马还真得继续修炼哈。

班底:唉呀,芳华有两个好的主演,但是班底我着实不敢恭维,很草台班子,小演员的表演把控能力不强,唱腔实在是听不下去,很想哭。要么是劈音,要么就走音,要么就声音巨小,得竖着耳朵听,感觉从来米有练过唱腔,嗓子都很直白。身段,台步蹦蹦跳跳就出来了,班底有点悲惨,不过一个大面倒是给了我惊喜。气势、身段、嗓音,架子都把这个人物有基本演出来了。难得的越剧女大面。我是看着看着就由衷的鼓掌叫好,难得。

舞美:中规中矩,感觉在看80年代小白花们的演出舞美,传统老戏,估计团里就没有从舞美方面去考虑修改,不过要是和现在那些大制作的把演员的表演都拿实物去替代的做法,我还是支持这种舞美吧,一直认为舞美是为人物和剧情服务的,要是为了突现舞美而舞美,我宁可原则源生态。那更自然些。

灯光:实在没啥说的,灯还是那样的灯,50年代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那时候是没有条件,不是老艺术家们不原意哈,现在有条件了,略微加工下也是可以的吧,无变化,映衬着白马和李敏的脸真是亏大发了。要是团里没钱,我理解了,要是~~~~~~~我就无语了,要知道前段时间看的《唐琬》还是有钱做的哈,匀点给这有根的戏好么。虽然不是你们角的代表新作,但毕竟是老师辛苦遗留下来的宝贵的东西,既然还是坚持,那就请善待。别因为舞美、灯光等配菜让观众流失了。轻让传统戏重新散发光彩。

乐队:木啥说的,气氛搞得不是很高涨,感觉和演员激情的表演有些错位。主胡八会快睡着了吧。还有配器是否也重新考虑设计下。

芳华,一个遗失在南国的珍珠,经过风风雨雨,还依旧散发自己的光芒,经过打磨,一定能在现有手段的映衬下更加夺目。期待白马和李敏的展翅。

今晚最后一场《玉蜻蜓》偶继续关注着。嘎嘎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