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楷毛先生应对安七炫女史出句点评
作者:鳌溪闲客 标签:对联 诗词 | 阅读次数:15 |
![]() ![]() ![]() |
| ![]() ![]() ![]() |
周楷毛先生应对安七炫女史出句点评
鳌溪闲客 出句:叶落梧桐瘦 对句:霞飞雨雪无 点评:佳对。以无生物“雨雪”对有生物“梧桐”,属于宽对;字面对得颇工巧,第三四字偏旁部首也讲究了。如改“霞飞霜雪残”( 阴处霜雪或高山积雪不易化完)则更工巧。 出句:指上谈风月 对句:衣间唤浪潮 点评:妙对。当今社会,不少人喜欢时髦衣装,以此呼唤新潮生活。 鄙人不欣赏这样做人,却欣赏这个对句(因为它反映了上述现状)。 出句:秋山赏月一身雪 对句:夏日耕田双脚泥 点评:佳对。反对,与出句构成鲜明对照。似曾说过,“夏”改“春”更合通常情况。一般都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嘛。“脚”改“腿”更能突出耕夫特点。种田人不是被称为“泥腿子”吗? 出句:黄花瘦损悲秋逝 对句:红烛高升喜事来 点评:构思佳。反对。“升”字不当(非灯笼,如何升得?),改“烧”恰当,苏东坡有“故烧高烛照红妆”。“事”对“秋”欠工,改“夜”则工巧,朱庆馀有“洞房昨夜停红烛”。 出句:乌啼千嶂暮 对句:丹绘一窗晨 点评:“丹”对“乌”,借对。但整句似乎有歧义,到底是指早晨旭日临窗还是指早晨临窗作画呢? 出句:一处竹声衔雨色 出句:满篱花气透春光 点评:对句构思极佳,除开“春”字,字面也对得极工巧。“春”不但对“雨”欠工,而且使整句意蕴太偏狭。篱内不一定只有春花呀,可以有四时花嘛(陶渊明不是有“采菊东篱下”名句吗?)。建议改“春”为“风”,上述问题均解决了,对句就极工巧了。 出句:夜静人灯双寂寂 对句:风狂花叶各纷纷 点评:与老兄的“天空日月各煌煌”相似。弊在首字以致首二字没对好—“夜静”是时间状语,“风狂”与“天空”均不是时间状语。出句意境是“有我之境”,对句意境是“无我之境”。 出句:一纸乡愁逢雨季 对句:双亲家怨别儿时 点评:后三字对不起吧?—出句后三字结构节奏是“逢—雨季”,对句后三字结构节奏是“别儿—时”(假如是“别—儿时,则表示长大,与前四字又意不相连)。 出句:为邀明月留壶酒 对句:难拒美人送篓花 点评:对句构思好,似乎言不达意有歧义。是难于拒绝美人送篓花给你(你极有艳福呀!)呢?还是由于难于拒绝美人对你的爱而送篓给她呢?是前者则在结构上对比起出句,是后者则“拒”实在用得莫名其妙,为啥不直说你送花的原因或目的,要转弯抹角绕圈子呢?又,太注重逐字平仄相对,没注意整句平仄而犯孤平了(五七言短联应与律诗对仗同等严格才好,长句联可从宽)。建议改为“因约佳人送篓花”(要去约她干啥,空手不好意思,送篓花就有面子了。“约”也谐音“悦”,想取悦她,讨她喜欢呀)或“因捧佳人送篓花”(此种现象也多)。 出句:风带琴声穿静巷 出句:墨留诗意在长廊 点评:宽对,“墨”对“风”欠工。句子倒通畅,意境也浑成。 出句:银筝玉指弹梅韵 对句:仙曲金喉唱竹魂 点评:后五字对得工巧,可惜前二字属于凑泊(出句主人公不也是的曲子吗?唱的曲子有必要说出吗?) 出句:月白轻妆千壑雪 对句:枫红重染一丘霜 点评:借对(“枫”谐音“风”而对“月”),极工巧。 出句:闲依榭户观秋水 对句:忙伴农家种夏秧 点评:“种”字用得不当吧(通常只说“插秧”“栽秧”)?“农”对“榭”也不工(榭是台上敞屋,户是门)。 出句:风拽雨帘遮柳岸 对句:雾笼烟幕罩槐庄 点评:工对,极佳。 出句:人走心遗山水里 对句:船行客坐阁楼中 点评:不合情理吧。我以“客行眼望海天涯”对之,你可比较参照,然后修改或重撰。 出句:闲书一案风翻阅 对句:孤雁九霄霞戏追 点评:宽对,极佳。化用“落鹜与孤鹜齐飞”,为避免与“孤”“书”同韵而换“鹜”为“雁”,心思极细。 出句:入室春风,不论寒门朱户 对句:离枝秋叶,终归热土凡尘 点评:构思巧,寓意深。化用“落叶归根”也。“凡尘”用词不当,可改“黄泥”。如此则此对极佳,完全比美出句矣。 出句:侵梦桐声,已是秋寒休着雨 对句:闹心竹影,未曾夏暑却生风 点评:怎么着一“闹”字,难道你不喜欢竹?即便不喜欢竹,“竹影”有怎会给人以“闹”感?我以为只会给人以清凉幽静之感,洗涤尘埃消除烦恼之感。我替你改二字,对句变为“洗心竹影,未曾夏暑也生风”,不知认可与否。 寄语周兄:事情繁杂,精力衰微。辜负望久,回复来迟。月评不是,日课亦非。玉瑕妄指,毛疵乱吹。自惭形秽,相宥心痴。一谈即止,再论休提。纠缠最怕,利索唯期。学有余力,做些歪诗。以文会友,愿与子归! 2009年1月22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