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司考特快5岁了,跟所有的调皮鬼一样,他可爱之极,但也有不少坏习惯;而我也和所有母亲一样,希望有个完美的宝贝儿子,一个懂事乖巧的“模范儿子”。于是,我开始着手改造儿子。试验过不少育儿专家的“绝招”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方法在儿子身上统统失效。不知不觉,我抛弃了理论和建议,拿起来家长最常用的武器——唠叨和责罚。结果非但儿子的坏习惯没改掉,我们的关系反倒变的紧张了。 就在这时,事情有了转机。因为要编辑一本跟驯兽学校有关的书,我开始每天都到一所驯兽师学校旁听老师讲课。如何教大象画画,如何训练海豚做空翻,如何叫鬣狗跳芭蕾,如何让狒狒溜滑板……职业驯兽师说这些奇迹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动物做了你希望它做的事,奖励它;如果它做了你不希望它做的事,装作没看见。 我突然想,这条原理对另一类固执但又可爱的物种——儿童,是否也适用呢?回家以后,我迫不及待的把驯兽师的技巧用在儿子身上。如果他把一个玩具放回玩具箱里,我立刻连声夸奖,如果儿子放了两件进去,我就亲吻他。与此同时,我对乱扔在地板上的玩具比较宽容,尽量不用责怪的口气怪儿子。在我的激励之下,地板上的飞机大炮、猫狗猴子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