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直刺“疼痛点” 让孩子宣泄情绪 四川地震灾区儿童继续心理救援

直刺“疼痛点” 让孩子宣泄情绪 四川地震灾区儿童继续心理救援

作者抗震救灾 标签四川地震 心理救援 阅读次数:26
○慰藉现场

  直刺“疼痛点” 让孩子宣泄情绪

  下午1时许,专家们开始首次尝试走进孩子们。“心里没有底,先尝试一下吧,先让孩子们放松,愿意倾述……”张小琼说。

  张树森、邓红教授和张小琼相互看了一眼,走进16号房,3个少年兰江、郑小龙、马先龙正坐在床边,一次次地拨打电话。“还是联系不上,爸爸妈妈到底在哪里啊……”兰江的声音透露着绝望。被安置到黄龙溪后,他和其他安置在此的映秀漩口中学同学们都已打了上百次电话,没有一个人找到父母。

  张小琼微笑着,尝试与孩子们交流:“老师想与你们谈谈地震的事情,可以吗?”孩子们有低下了头,谁也不说话,沉默,再沉默。张小琼坐到兰江的对面,握着他的说,再次问:“那个画面是不是永远也忘不了,能描述一下吗?”

  也许就是这样的握手让兰江感觉到温暖,他开始小声讲述。“那时,我们在教室上物理课,5楼开始猛烈晃动,我大喊一声‘地震’了,就开始往外跑,教室一片混乱,老师大喊‘躲到墙角,躲到桌子下,抱住头’几秒钟,楼倒了,在飞扬的粉尘中,我看到有同学被撞飞到大楼外,有同学被卡在石头里了……”

  兰江的讲述很清晰,在场的人眼前似乎都闪现出了那种画面。此时,一直沉默的郑小龙靠向兰江,开始啜泣声,大家的情绪都紧张起来。接着,那种啜泣变成了痛哭,郑小龙用手臂遮住双眼,泪水从指缝溢出。作为没有专业知识的记者有些困惑:这样刺激心灵受到重创的孩子,真的能起到抚慰作用吗,孩子们能承受吗?

  张小琼温和地说:”对不起,让你难过了,想哭就尽情地哭吧……”郑小龙泣不成声:”太恐怖了,我再也不愿意想与地震有关的事,但是那天的场景每天都在头脑里闪现无数次……”兰江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眼圈红了:“我想念我的爸爸妈妈……”

  “哭吧,孩子们,不用那么压抑,这么多天父母音信全无,肯定很难受,我理解你们……”

  一瞬间,几个孩子都流泪了。此刻,其他房间的孩子也自愿加入到与专家的对话中,纷纷落泪,屋内充满悲情的气氛……

  阳光引导 让孩子回顾逃生经历

  根据事先商议好的策略,让孩子们彻底宣泄情绪后,要进行阳光的引导。心理专家张树森真心地赞扬少年们:“那么强烈的地震,你们都活下来了,你们就是强者!”得到肯定后,孩子们开始讲述他们如何在被困的72小时内自救,并最终逃离孤岛的过程。

  兰江说,他们全班30多个学生一起逃到学校旁边的山上,看到对面的山大片大片坍塌。暴雨和余震让孩子们被困在孤岛72小时,30多名同学都站在小棚子里,饿了就在山上扒土豆、白菜吃,”男生吃得少,都让女生和伤员吃!”山上的蔬菜吃完了,男生们冒着余震,跑到坍塌的商店中搬运矿泉水和干粮。马先龙开始插话,言语中有一丝骄傲:“离开映秀那天,男生都让这女生先上船……”3天后,学校里的几百个人步行到百花铝厂,乘坐解放军停靠在此的大船前往紫坪铺水库,一部分男生自动退后,选择徒步10多个小时,让女生乘船。多数实在走不动的男生,也是乘坐第二只船离开的。

  孩子们相互自救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专家。邓红感概地说:“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在大灾难前,有一种男子汉的气魄,懂得谦让,把生的希望留给柔弱的女生,你们是强者!”三个少年点了点头。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