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湖南暴雪冻害是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气象前兆(摘要) 杨冬红 杨学祥

湖南暴雪冻害是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气象前兆(摘要) 杨冬红 杨学祥

作者自在人 标签南方特大雪灾 阅读次数:28
湖南暴雪冻害是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气象前兆(摘要)
杨冬红1,杨学祥1,2(yang_xuexiang@tom.com)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 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湖南省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三次灾害链一一对应。这对预测2008年初雪灾后的灾害发展趋势有重大意义,而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第一波灾害链已经启动。
1954-1958年灾害链:1954年4月-1956年2月发生了强度为121的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6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57年4月-1958年7月发生强度为9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冻害;1957年2月-1958年爆发亚洲流感。
1963-1969年灾害链:1963年7月-1964年1月发生强度为30的弱厄尔尼诺事件,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64年5月-1965年1月发生强度为44的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1964-1967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65年5月-1966年3月发生强度为72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68年11月-1970年1月发生强度为75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69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68年7月-1970年爆发香港流感。
1975-1977年灾害链:1975年5月-1976年2月发生强度为51的强拉尼娜事件;1975-1976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76年6月-1977年3月发生强度为5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76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1977年5月爆发俄罗斯流感。
1954、1957、1969、1972、1976年是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1954、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雪灾冻害年,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4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1957、1969、1972、1976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195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4.4;1957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90.2;196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2;1968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5.9;1976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2.6,197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太阳黑子数为27.5。它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中具有明显的前兆作用(1972年因不是太阳黑子极值年而被排除在外)。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谷年(m)或m+1年,是湖南严重暴雪冻害的共同特征。
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我在2007年9月指出,拉尼娜将带来秋汛、冻害、流感。我在2008年1月11日和12日相继指出,1月的强冷空气活动和强震集中在强潮汐A、B、C、D组合,A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已经得到证实,强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应加强防范。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发表文献:
杨学祥. 严防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2008-1-11
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28.htm;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9-1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4215;
杨学祥. 2008年潮汐A组合之后B组合继续使全球变冷. 2008-1-12
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31.htm)。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