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家乡冬天系列---大杂烩

家乡冬天系列---大杂烩

作者潇湘疯子 标签冬天 家乡 阅读次数:58
一、七星墩
 
七星墩,是七座小山,位于我家屋后大荆湖湖畔。现在只能见其中一二,余者皆被开垦而沦为小土丘。听老人们说,七星墩原来是七座炮台,相传是当年吴三桂起兵反清时,于一夜之间以长衫裹土堆积而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县文物局在此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劳动生活工具,由下面的碑文可以知其一二:“一九七八年,省地县文物部门在此和毗邻的范家墩(现叫范家岭)采集了大量灰砂、红灰、白陶及石斧石刀等。”
 
 
 
---小时侯还在这块碑上坐过,不知何时被人推倒,湮没杂草中。
---石碑附近的贝壳,应该是饲养珍珠的人倒在这里的。
 
二、残荷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说,一年好景在橙黄橘绿时。那是什么时候呢?九月?印象里好象是六月橘子就绿了,那时正是夏天,正是荷叶如盖,莲花过人头的时候。苏先生喜欢夏天么?虽然我也喜欢夏天,但是这冬天的残败之景,也未尝不美。
 
 
 
---擎雨盖不再对长空,亲吻大地呢。
 
三、油菜
 
家乡冬天的绿色,有竹的贡献,也有它的贡献。
 
 
四、柑子
听祖母说,伯父、父亲、叔叔们小的时候,柑子还没熟,皮还是绿的,柑瓤还没有什么水分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摘下来吃了,因为肚子饿。柑子(家乡话就叫柑子),味酸,微苦,恰似父辈们经历的那段苦涩岁月。还没成熟的柑子可入药。熟了的柑子可治感冒,方法是把它放在火边烤热再吃。自从生活水平提高后,家乡的人们很少吃它了,有的索性把柑子树嫁接上甜一些的橙子或者是柚子的枝条,两三年后就可以吃上橙子或柚子了。
 
不过,在每年的阳春三月吃柑子,那种感觉是很美妙的,这时的柑子的味道已经不那么苦涩了。外祖母每年都要储存一些柑子到来年开春吃,母亲每年也储存一些,但多半没人吃,烂掉了。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最爱吃柑子了,甚至有的老人临死前的愿望就是希望吃上一个柑子。
 
---这家人住在县城里,每年就会来住一两次,他家园子里的这棵柑子树每年都结满果实,没人采摘,是路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掉落一地的柑子,有部分柑子可以挂在树上一直等到来年春天才落下。
 
五、倒影
我是临水“照树人”。
 
---漂浮的是落下的柑子。
 ---淡绿色的应该是水田里的绿藻。
 
六、鸡
 
 
 
 
七、猫
 
 ---猫在哪里?左下角,看到猫屁股没?西西。
---猫在正中间,黑色尾巴黑色背,白肚皮。
---哈哈,其实是一只黄白花猫,树叶下面。
 
八、树
 
 
---树下的楼房里住着我姨妈,这棵大枫树两个人合围不了,有人曾在它下面拜祭。
 
九、远山
 
---这张照片以前放过。
---好友张恒的背影,远处的山叫狮子山。
 
十、路
走了十九年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十一、石磙
这个东东是用来打谷的,将谷从稻穗上碾下来。
 
十二、叶
这是竹叶还是粽叶,忘了,我想,应该是包粽子用的粽叶。
 
十三、牛棚
幺爷爷家的牛棚,虽然矮了点,但是对于牛来说,应该算个四星级吧,我祖父家的牛住的就是二星级的牛棚,其实,牛们中也有贫富差距,也有两极分化。
 
十四、田
犁过的田,等来年春天春雨下,又是一片绿油油。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