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越剧名丑魏小云逝世(摘自《新民晚报》

越剧名丑魏小云逝世(摘自《新民晚报》

作者观云 标签电影 越剧 阅读次数:105
曾与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著名越剧艺术家合作多年的越剧名丑魏小云日前因病去世,袁雪芬等作诗悼念这位一辈子甘当绿叶的越剧名丑。
  嵊县科班出身的魏小云表演幽默夸张、独具一格,一生配戏无数,扮演过不少性格迥异的角色,魏小云扮演过越剧电影《祥林嫂》中的祥林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四九、《追鱼》中的乌龟精等艺术形象。

【附魏小云生平】

魏小云, 小名梅老, 越剧著名小丑,嵊县科班出身。从科班演出到出科后搭班,始终担任头肩小丑,一生配戏无数,扮演过不少性格迥异的角色。其丑角表演幽默夸张而又高雅脱俗,做派独具一格,她创造的人物具有丑而不丑,丑中之美的艺术特色。一出仁义缘,成为其丑角生涯的代表作。

魏小云1919年8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白泥坎。由于父亲不幸早逝导致家境贫苦,于 1933年9月入珠溪村吉庆舞台科班学艺,业师有竺焕泉、袁绍庆、裘松樵等。学戏初期未定行当,花旦、小生、小丑、老生等行当角色都曾扮演,如饰《陈世美》中的公主、《十八相送》中的梁山伯。后专从袁绍庆师傅工小丑。袁师督学甚严,晨昏不辍,一出《活捉三郎》使其在苦学中炼就了扎实的扇子功和丑角腰腿功,成为小丑梁柱。曾扮演《棒打薄情郎》中的金大郎、《烧骨记》中的柳文俊等角色。在三年半的科班生活中,演出于嵊县、上虞、绍兴、杭州等杭江湖地区。学戏期满后,参加陈苗仙、林黛英为首的大华舞台。1937年至1939年,参加尹树春领衔的阳春舞台演出于宁波。1940年春到上海万商茶楼演出,此后加入天星、全香剧团,与范瑞娟、傅全香合作。1944年9月参加雪声剧团。是年11月,在袁雪芬自编自导自演的时装戏《黑暗家庭》中扮演张夫人,刻画了其外表慈善内心狠毒的人物性格,在观众中留下了“恶婆婆”的名声。1946年,在《祥林嫂》一剧中饰祥林弟,并参加了1948年越剧电影《祥林嫂》的拍摄,饰演祥林娘。1947年转入东山越艺社。1951年8月加入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3年,在第一部国产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扮演四九一角,其角色塑造,至今在行内脍炙人口。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在《追鱼》一剧中成功地扮演了乌龟精一角,并于1959年参加该剧的电影拍摄。1960年9月,任上海越剧院学馆表演教研组组长。1972年转到上海杂技团学馆工作,1976年退休后,仍热心于对越剧事业新人的培养。

魏小云一生执着,艺术追求精益求精.做戏授艺认真无虚,艺术至上观众至上,如1946年,正于«祥林嫂»剧中出演祥林兄弟,闻家中起火,却不顾邻居报警, 坚持将戏演完,回家时三层阁楼早已化为灰烬。如此敬业,乃成佳话。她一生正直洒脱,名誉金钱无注于心,台上当好配角,台下乐善好施,人品戏德均受同行姐妹称赞,真可谓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梅老已去,两袖清风。仅留下若多角色与幽默,若高品格与德性,与世长存。

【老艺术家作诗悼念越剧名丑魏小云】

袁雪芬:

艺姐魏小云千古——妹袁雪芬哀悼



惊闻小云仙逝行,

怎舍花甲姐妹情。

您演丑行心灵美,

艺德人品传后人。



范瑞娟:



越坛名丑魏小云,

心系舞台八十春。

绿叶甘为红花配,

不图虚名德艺馨。

众口皆碑活四九,

痛其仙逝留其名。



傅全香:

忆梅老姐两首



(一) 

百年越坛一名丑,

亦痴亦憨亦风流。

戏文多少恩义事,

怎比姐妹六十秋?

   (二) 

    杭城道上春如旧,

    挑担人儿在前头。

    如今四九何处觅,

    片片山花竟含愁。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