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123
作者:h20g 标签:健康 | 阅读次数:33 |
![]() ![]() ![]() |
| ![]() ![]() ![]() |
一.国民健康
1. 中国民众平均寿命:71.5岁。营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慢性病也在快速增长;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已严重影响国民素质。健康是个人的财富,也是家庭和国家的财富。健康奔小康是国富民强的必经之路。 2. 成年超重:22%; 3. 高血压患病率:18%; 4. 糖尿病患病率:2.6%; 5.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30~60; 二.健康的位置 1. 每人一生要有许多事情:家庭、事业、财产等等,如果要用数字表示的话,这些方面都可用“0”来表示,唯独健康只能用“1”来表示。把它放在第一位你就富有一切;如果没有它你就一无所有甚至生命。 三.GDP(国民生产总值) 1. 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8%~10%来源于健康群体;亚洲经济的腾飞有30%~40%源于健康群体。 2. 我国民众,因疾病、损伤、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国民生产总值的8.2%,医药费消耗为GDP的6.4%;得病医病如“移山填海”,费时费币身心痛苦,使本么倒置。只有注重科学饮食、生活规律、适时运动,才能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四.生命最后的28天 1. 中国民众平均寿命:71.5岁,但平均健康寿命62.3岁,60岁后的医药费占一生的医药费的40%,这40%的大部分用在了生命的追后的28天。 五.人类疾病模式发生变化 1. 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人数首次超过营养不良死亡人数。 2. 药物乱用问题:合成药物有明确的作用点和药效,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付作用难免,用药越多病越多。 六.为了健康,一生都要进行健康投资: 1. 二十世纪美国人平均寿命延长了30岁;先进的医学科技只延长了5年的平均寿命,而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种服务于民众预防和公共卫生措施为美国人赢得了25年的寿命。 七. 预防胜于治疗,牢记应营养经济学 1. 要改变观念,积极预防胜于治病医病。中医历来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中医的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干预方式,追求人体功能平衡,适应了生命过程的多样性和病变的复杂性,对中国健康保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2001年全国卫生费用耗资:6100亿,疾病伤残损失:7800亿,共计:14000亿之多(三峡工程15年总投资才2000亿)数字怵目惊心!!! 3. 据官方统计:在预防工作上每投资1元钱,就可节省8 .5元 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 八. 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九.影响健康的因素 遗传因素占15%,膳食营养占13%,医疗条件因素8%,气象因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