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对吕志鲁-伊丽莎白一世《在他离别后》的翻译点评

对吕志鲁-伊丽莎白一世《在他离别后》的翻译点评

作者零叶CLOVER 标签翻译 阅读次数:108
接下来零C点评一下。
比起上次布莱克的《伦敦》中译本,这首《在他离别后》是个反面教材
先找了一下吕志鲁先生的资料,找到一些译作和他的博客,还有他主编的《翻译应试指南》。另外的译作也没有改善我对他、由这个《在他离别后》译本产生的恶劣印象。

恶劣印象从何而来?

一,不“信”
这可以从最表面的看起,原文中每段六行翻至中文成了每段七行。这种行为在翻译中说成不可容忍毫不为过。形式对于诗歌的意义远大于其他文体。我们能容忍一首乐府诗中的一句诗中多了或者少了一个逗号吗?这是对形式多大的破坏!到了自由诗中,没有了五绝七律的框架,分行蕴涵了感情的收放,强调的位置,节奏的急缓。重新分行,对于诗意何尝不是破坏!
最后一段里,我实在找不出中译第一句“爱神啊,爱神!”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最后二句的中译顺序颠倒了过来,感情终点换了一个,把表达完全换了个方向。
是为不“信”。

二,不“达”
以第二段为例,第一行“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被译为“心中的牵挂,如影随形”。这里的“my shadow in the sun”如果直译的话是“阳光下我的影子”这点没有问题。在这里显而易见是取其“清晰,无法隐藏”之意。
是为不“达”。

三,不“雅”
“Follows me flying, flies when I pursue it”,“我跟它逃,我逃它跟”没有原文的韵感,而且毫无美感。
在座各位一定能想到有很多译法,吕译本绝对不能作为参考。
是为不“雅”。

严复的三个翻译的标准“信、达、雅”都已经逐一评过。
其他零碎的问题实在太多,例如:第二段第一行的“如影随形”,一开始我不太清楚是从哪里译出来的,后来在第三行的“Stands and lies by me”找到了答案。不知道算不算所谓的“移花接木”。还有等等等等。
短短的一首原文十八行的诗被翻成这样,各位也发表一下意见和看法吧。

当然吕译本也并非一无是处,第一段的头三行还是很努力的在汉语里找相应的节奏,但是第二段的糟糕程度只能让零C造出一个“瑜不掩瑕”来评价了。


ps个人觉得杨乃文的《女爵》和伊丽莎白一世的这首诗感觉很像(我也是早上收到专辑才想起来把这首诗放上来的),有兴趣不妨找来听听。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