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尹桂芳老师的忠实崇拜者,我爱尹桂芳和尹派艺术。
我12岁开始就喜欢看尹桂芳的戏了,看她演的《宝玉与黛玉》、《卖油郎》、《沉香扇》、《玉蜻蜓》、《信陵君》、《真假神仙》、《春灯谜》、《云中落绣鞋》、《秦楼月》、《
陈琳与寇承御》、《蟠龙镯》、《红花村》,看得如痴如醉。尹桂芳俊美的扮相,高雅的气质,韵味醇厚,柔中见刚的动听唱腔和细腻传神的演技,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把我们的心弦紧紧扣住,它又像一条无形的清感纽带,把广大观众和尹桂芳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与中学同学及朋友们都是“尹迷”,我们一大群人自称是“金刚钻尹迷”,因为铁杆、银杆、金杆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尹老师真挚的爱,唯有“金刚钻”的坚韧、恒久值得推尚。我们崇尚尹桂芳老师的德艺双馨和平易近人,我们频频回忆往昔与尹老师共度的美好时光,并上网发表文章倾诉对尹派艺术的热爱。我们曾经三次在当时的火车站——北站送别尹桂芳,第一次是1958年夏天,“芳华”去杭州演出《秦楼月》,第二次是1959年1月25日,尹桂芳率“芳华”剧团离沪赴闽,第三次是1962年夏天,尹桂芳结束了在上海“娘家”的演出返回福州。而最最令人难忘的则是1959年1月25日的惜别离。
回忆当年——1959年,突然得知尹桂芳将率领“芳华”越剧团离沪赴闽的消息,一霎那犹如晴天霹雳,我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尹桂芳原定于1959年1月26日离沪,为了防止意外,突然提前一天启程,但还是被“尹迷”观众得知后奔走相告。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往北站(当时的火车站),要向我们深爱的尹桂芳老师道别,进入月台,扑入眼帘的是黑压压的一大批人,人声鼎沸,许多观众拿着一束束鲜花和大花篮为尹桂芳和“芳华”送行,文艺界的艺人们敲锣打鼓赠送临别诗词,女学生们高举大横幅,上面赫然写着:“我们爱尹桂芳和‘芳华’”。“永远不会忘记‘芳华’越剧团”。月台上的一片呜咽声,场面激动人心,我难过得泪流满面,透过蒙蒙泪眼我看见尹桂芳老师从列车窗口探出头来,她不停的挥动双手向人们告别,许多观众争着挤到她的车窗前与她握手,我再也忍不住了,我要与敬爱的尹老师告别,把我心中最诚挚的祝福献给她,当我紧紧握住她的双手时,我竟呜呜哭起来,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寒风带着无数人哭声传遍整个月台,人们叫着、喊着、叮咛着:“尹桂芳,千万保重身体喔!”“尹桂芳,我们等着您,早些回上海!”“尹老师,我们舍不得您离开上海!”殷切地叮咛、难舍难分的惜别以及大家手中挥动的手帕汇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这幅画至今还深深铭刻在我心中。
车站内送行的人群大约有五六千人,大家挤在车轨上不愿让火车开启,哪怕能多留住尹桂芳老师几分钟也是好的。有的女孩子把剪下的发辫赠送尹桂芳留念,片片真情感人肺腑。尹老师向我们保证:“芳华,一定每年回上海演出”。火车拉响了汽笛,为了再多看一眼我们心中的偶像——尹桂芳老师,我和一群观众沿着月台向前奔跑,站台工作人员急得朝我们大声呼叫。“小姑娘,别跑了,跟着火车奔跑是有危险的!”就这样,尹桂芳带着万千观众对她的酷爱和期盼,带着播种越剧花朵的雄心壮志,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上海观众。
尹桂芳和“芳华”离开上海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郁郁寡欢,心里充满着一股失落感,无限的思念与惆怅煎熬着我们。我一直对我父亲和家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尹桂芳德高望重,演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她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心,我们的魂也随着尹老师飘到了千里之外的福建。
岁月流逝,转瞬48年过去了,1959年的我还是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现在我和我的“尹迷”朋友们都已是六十多岁快近七十岁的老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已逐渐淡忘,唯有这次车站送别尹桂芳老师的情景以及有关尹桂芳老师的点点滴滴事迹,始终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为这毕竟是我们生命史上难忘的一页,也是不可抹煞的历史时刻。
正如名剧作家顾锡东所说:“日本的艺术家佐佐木等都被当作‘国宝’受人敬重,而尹桂芳就是我们的‘国宝’。尹派传人要继承尹派传统,用于改革创新,观众则要做演员的知心朋友”。六十年前,越剧十姐妹团结在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演出了《山河恋》,正是这种团结精神使越剧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成为第二大剧种。而今,尹派弟子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上海,他们不谈报酬,不分名次排列,不计扮演角色的多或少,参加“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正是继承了越剧前辈们的团结精神,决心将尹派艺术发扬光大。茅威涛携家带儿参加演出筹备会议直至深夜,她在医院刚吊好盐水,即赶赴电视台录像。赵志刚发起并日夜忙于筹措演出各项事宜,连日辛苦奔波喉咙都肿痛、沙哑了。赴美深造十年的王君安,为了报答恩师尹桂芳的栽培情谊,勤排练,苦用功,劳累得患了重感冒,发着高烧,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她既服用中药,又去医院静脉注射用药,抱病坚持演出,完美塑造了梁玉书、申贵升、徐元宰等人物形象。尹派弟子和尹派新生代演员坦诚团结,成功地完成了纪念尹桂芳“主题演唱会”和一系列演出活动,又一次在戏曲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一次呈现了“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的盛况。我们祝愿尹派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在文艺百花园中开出更多更绚丽的花朵。
正是“春光明媚,姹紫嫣红繁花如锦;尹派艺术,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罗舜华
于2007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