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从06“巨片”想到的一二

从06“巨片”想到的一二

作者漠陌墨 标签电影 阅读次数:4
从06“巨片”想到的一二
2006年是中国电影百年纪念的一年,也是中国电影拍摄创作数量最多的一年,我们可以从这一年看到无数精彩或是糟糕的电影。有像《三峡好人》这样平实动人的艺术片;题材小中见大,画面唯美的《云水谣》……既有徒有其表,外秀内空的《黄金甲》,也有《疯狂的石头》这样用夸张讽刺的风格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影片。票房与谩骂齐飞,恶搞与讽刺一色。
纵观去年,对于我们国内观众而言,一整年题材的选择不可谓不多,跨度不可谓不广,但基本也集中在了主流商业片,诸如张大导演,陈大导演等所谓名家之作;或艺术探索片,基本在国外获奖再为国内媒体关注的较小成本影片都录属此类;余下的占今年电影大份的则是各大献礼影片。而在这三大类型片中,最让人失望的,或是说我最不期待的就是去年的主流商业片如《夜宴》与《黄金甲》,两部影片的剧情不用多说,一个是中国的架子套了外国的衣服,还好,至少,风格照型可以让人接受,尽管漏洞百出。而到了06年末,我们全能全才的张大导演给我们上演了一部据说是中国商业电影最砸钱的影片——所谓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无聊老套的宫闱权势争斗,漠视生命的血腥屠杀,靠男人的脸蛋和女人的肉体来吸引眼球,当我们指责其无思想性时,就以电影只是娱乐为借口,而我们认为只是娱乐的影片无需耗资数亿,他们就会说这是为了影片的艺术所必要的投资。我不是导演,所以不来评价他们拍摄手法的精良拙劣,也不是剧作家,不会探讨剧情的严密或是疏忽,更不是演员,无法看出这些个红得发紫的巨影星和巨歌星们的演技到位与否,我只是想不通,想问,我们是发达国家了吗,拍这些所谓的商业巨片到底有何作用,如若只是为了娱乐有必要如此斥资数亿吗?
我承认,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较成熟的发展轨道,我们中间的确可以,也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已经达到超过了小康的水平,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是到达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这和金钱投入的多少并不画上等号吧!!!!!!谁能想象那一件金灿灿的数百万戏服和一个个在寒风中单衣单被过冬的孩子和农民之间的差额???!!!谁会在几千件黄金的盔甲与数百万农民工划上等号!!!???我无意指责谁,这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够或应该承担的,但,我希望的是这些一个两个人在做他们伟大的艺术事业时能偶尔想起那一双双卑微的眼睛!
我知道,导演拍摄影片也是为了服务观众,实现理想,甚至是为国争光,你们的投资有收益有回报,你们创造的价值和为国家生产总值做的贡献是别说农民,是一个普通上班族穷其数生也无法企及的,但,娱乐的精神,艺术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华丽的服饰,多精细的画面,多神奇的打斗,多婀娜的身影或是英俊的脸庞,这一切都可以为你的思想,你的心灵让路和陪衬。良好的道具和优秀的演员有利于塑造更好的造型和形象,但并不是说这是缺一不可的,要用钱堆砌出来的,故事好了,不在乎那数百万的龙袍,故事不好,你就是所有的衣服都是镶金镶钻也白搭。也许有人会说之所以花这么多钱是为了精益求精,为了展现中华民族的博大的历史,可这并不需要如此啊,看看现在复兴的俄罗斯电影,他们并没有极大规模的投资,但人家的电影照样反映出了他们的文化底蕴,还有,想想我们所谓的几部大片冲击奥斯卡,让他们败下阵来的大多并不是有多豪华的制作的大成本影片吧,相反,是那些有剧情,有思想,有其文化特色和人文关怀的小成本影片更受到国际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包括中国很多精彩的作品都是如此。而在国内却走进了这样用财与人堆砌出的大片怪圈,一味的用各种炒作来吸引眼球,过分渲染外在却忽视了影片本身的内涵。
也许这个娱乐时代并不用太多的思考强加在电影身上,但,这并不是说一个故事,几个故事可以如此败絮其中!!何时中国的几位大导演才能拍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我看不到希望。昨天看了CCTV-6的2006中国电影回顾,某电影方面的人说像无极,黄金甲之类的尝试很好,应多支持这类的尝试(大意,原话记不清了)。我觉得这有点可笑,花钱作些个金絮其外的东西,敢情以为我们还没看厌,还会受骗啊!看看这次黄金甲的恶评,我们早就看厌了这种恶俗的东西了。
华丽的服饰和精美的场景是锦上添花啊,我们会一次,两次的被外表吸引,但却不会就有三次,四次,何况这外表还如此恶俗,别说外国人看不出啥,连自己国人也看不出这故事是中国的啊,我们伟大的张导,陈导,冯导们。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