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传说故事》86-87石兄
作者:宝玉 标签:曹雪芹 曹雪芹传说故事 | 阅读次数:156 |
![]() ![]() ![]() |
| ![]() ![]() ![]() |
曹雪芹晚年住咱营子里头,非常喜欢爬山.老人们都能说
出他上山的路线,而且留下不少当年他的足迹和趣闻. 曹雪芹爱山,他每天都要爬一次山.天寿山、寿安山是 他给乡邻寻找草药常去的地方.有时,他从香山这边上去, 从山上往北,从卧佛寺后身下来.有时,他从卧佛寺西沟这 边上山往西,从香山园子里下来. 不管从哪边上,从哪边下,他在山上总是歇一次.而这 地方,有一块大石头,跟一间房那么大,雪芹常卧石畔小 憩.他戏称此石为"石兄".这块石头在天寿山西段南侧. 据老人说:"天寿山巨石横卧,相传有'五色鸟'落于石 顶,被人看见,误为凤凰.有识者笑曰:‘非凤,乃野山 雉,雄也。'" 那时,乾隆皇帝在香山建有"勤政殿"行宫.他非常迷 信风水,凡是有巨石、古树的地方都要命名和刻石,所以, 香山园内的石壁都刻有"御笔"诗词或题名,有的是"从幸 大臣"的手书,就怕"石头成精".惟有北山上这块石头皇 帝未见,是块"野石头",没有刻字,所以曹雪芹非常喜爱 它. 老人们还说:曹雪芹把香山主峰香炉峰叫"青埂峰". 因为它原名叫“青未了”,曹雪芹说:‘青未了’乃是‘情未 了’情梗发疯终未了,故日'情梗疯',病也.山名便是 '青埂峰'了,因其情未了,而死后使鬼都发愁,故俗呼于此 峰为‘鬼见愁’也."(这是白栎亭老人讲述)笔者曾多次寻 觅此石而不见,偶有一次迷失路径,巧遇"石兄"于万千洋 槐丛中,只见巨石高约五尺,长约八尺,与东西山脉走向平 行而卧,石表光滑,呈青褐色,质地坚硬,略有蜂窝状孔 涧.据有识之士相告为"礁岩",亦有老乡称为"陨石", 均谈不出此石何以孤立于此,更不知此系何年何月之物. 又笔者查阅《日下尊闯录》香山园内二十八景中,真有 "青未了"一景,弘历(乾隆)有诗,并有诗引:"南山别 峰为宫门右臂,群峰苍翠满目,阡陌村虚,极望无际.玉泉 一山,蔚若点黛,都城烟树隐隐可辨.不必登泰岱俯青齐, 方得杜陵诗意." 据白老先生将:“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拿皇上命名 的风景'青未了'给以谐音戏之,足见雪芹的胆量.他《红楼 梦》书中有不少'犯上'之言,不过都隐含在字里行间,一时 难以抓住把柄。曹雪芹常常给以白字谐音,人名地名都是, 如卜世仁(不是人)、詹光(沾光)、卜固修(不顾羞)、单聘仨 (善骗人)、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嘉语存)等,足 见曹雪芹构思之巧妙.” 白栎亭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