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传说故事》24-25“空空道人”和他的诗歌
作者:宝玉 标签:曹雪芹 曹雪芹传说故事 | 阅读次数:108 |
![]() ![]() ![]() |
| ![]() ![]() ![]() |
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香山有一老道,因为经常挨饿,
肚内空空,所以自称"空空道人".他行无定所,在东西漂 泊。写一手好字,从不留真名,号"痴道人"·他和法海寺 (北京香山万安山法海禅寺,也叫北法海寺)的老法海慧枢 极好,醉后给他书写"敬佛"石碑数尺(此碑尚存香山法海 寺山上).他曾有两件事出名,一是有一年刚刚盖好"实胜 寺记功碑亭"(原为宝谛寺,乾隆十三年益记功碑亭改宝谛 寺为实胜寺),一天夜里,他摸进亭里练功,在墙上数尺高 处,题诗一首,守碑的兵丁竟然没瞧凡他的踪影.诗是用硬 东西刻在南墙上的,诗文是: 古往今来俱是空, 纷纷攘攘绞何情。 实胜乾隆今安在, 图意石碑立此亭。 空空道人题 还有一回,他去正黄旗都统(清朝八旗汉官名,满名为 格勒幸京)家化缘,都统嫌他太邀遇,不但不施舍,还把他 赶了出来.空空道人二话没说,不知从哪里找出一只大铁 钉,把自己的手用石头钉在了都统的大门上,结果血流如注, 看见的人没有一个不动心的.这一举动吓坏了都统老爷,赶 快出来求情:“情师傅有话好,何必跟我过意不去,请师傅 宽恕下宫,当加倍奉送师傅银两."可是空空道人紧闭双眼 不答话,都统叫来几个大汉往下拔铁钉,拔不下来。若是道 士死在门上,事情就闹大了,所以他赶快派人去请法海禅师 下山说情。法海好说歹说才算把道士劝动了心,他自己只轻 轻一拔,钉子就下来了。门上留下一个大窟窿。他拿着都统 奉送的银两,唱起一首"太平歌词": 金元宝,银元宝,天下金银何处找?平生只恨聚无多, 待到多时眼闭了。 宝玉好?宝榻好?宝玉不如宝榻好。宝玉招揽灾和祸, 宝榻高卧成佛了。 成家好?出家好?成家神仙哪去找?佛光普照千万家, 家家都说神仙好。 乌纱好?袈裟好?乌纱哪有袈裟好,清白官宦古来稀, 阿弥陀佛真不少。 ...... 这些话被当成笑料传播,后来据说曹雪芹把这些歌记下 来,写进他的书中,成了《好了歌》。还有人看见梵香寺门上 写着一副对联:"宝玉不如宝榻,财兴不如人旺",据说流 是空空道人所留.有人说他钉手是一种气功,流的根本不是 血,而是"红土子水",那钉子从指缝里钉的,就为的是骗 钱.听说后来他到哪里一敲木鱼,施主马上送钱给他,他不 拘多少,受钱后为施主洒些圣水和贴一道"符"便走.·据说 他九十多岁仍步履如飞.后来"坐化"于梵香寺.也有人说 是他喝酒喝多了,抽烟时把嘴里的酒点着了,烧死了。也有 岭说是别人害死的,因为他根本不抽烟。据说他死后埋在了 梵香寺后院里。 南宪章先生讲于大庙 -九五六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