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等待满足的八种需要 3
作者:夜阑 标签:幼儿园 | 阅读次数:52 |
![]() ![]() ![]() |
| ![]() ![]() ![]() |
3.动手机会
现在的儿童,生活环境好了,许多事情不用自己动手,家长全都 包办,这样一来,儿童的生活,除了上学(上幼儿园)、做作业、吃 饭、玩耍之外便一无所有。他们的生活缺少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动手机会。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随时为儿童提供“动手机会”:帮 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等,让孩 子从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对他们是很有好处的,这一方 面能够让孩子在劳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学到一些劳动的技巧; 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更重要的是: 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也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从中感受到一种成功 的喜悦。这对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是非常有用的。在“让孩 子多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个问题上,许多家长存在一些不恰 当的观点,主要表现在: ——不要累着孩子 这是许多家长共同拥有的一个不正确的想法,他们认为:孩子还 很小,娇弱的身体还不能承受体力劳动。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 的。首先,儿童的精力远不象家长所想象那样有限,这一点,在儿童 喜欢参加的许多活动(如城市的孩子玩蹦蹦床,乡村的孩子和小伙伴 一起游戏)当中都可以得到体现。作者曾带着4岁的孩子到刚刚开放 的居庸关长城(那里的台阶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进去向西 的1个多小时的攀登中,孩子无论向上还是向下,始终走在大人的前 面,不仅不用抱,就连大人领一下也不愿意。 其次,儿童自己也不会让自己累着,从主观上讲,儿童往往不是为了 干活而干活,而是为了“换一种游戏的方式”,这在年龄小的儿童身 上更是如此。因此,他不必从主观上为干活付出太大的努力——玩 嘛,玩够了、玩累了就去休息,本来是天经地义的;即使儿童真正的 是在干活,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能够帮助家长干家 务”,这可能会使儿童作出一些主观努力,但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发展还不成熟,毅力有限,当疲倦袭来时,他也很难控制自己去为劳 动付出太大的努力。 ——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种看法也普遍存在于许多家长中,持这种想法的家长,自己包 揽了全部的家务活动,使孩子除了游戏、上学、作功课之外无所事 事,家里的事情一点也不操心,家长满以为这样可以是孩子全身心地 投入学习,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学习成 绩不仅没有因此提高,反而会因为对单调生活的厌烦而滋长了对学习 的厌恶情绪,使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的趋势。 家长应该认识到,儿童的生活,决不应仅仅是学习。生活丰富多 彩的,儿童的世界中,除了学习之外,内容是多方面的。儿童应该有 机会安排布置自己的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全面培养自己的能 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近一段时期,常常听到新闻报 导中出现这样的消息:某大学生不会叠被子;某大学生买了几十件衬 衫,穿脏一件换一件,等到假期再拿回家里一块让母亲去洗;大学校 园中,洗衣女工生意红火……,这一切,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吗? 可见,如果剥夺了儿童自己动手的机会,不仅会使儿童丧失动手 能力,长大后成为生活的低能儿——自己不会照顾自己,而且会使儿 童在看到家长为家庭而忙碌,同时自己却无所事事的时候感到迷 惘——这是怎么了,他们忙得团团转,却不用我插手?长此以往,不 仅会使儿童失去帮助他人的热心,而且会使儿童对家里的事务漠不关 心,从心理上游离于家庭之外。从而养成冷漠的性格特点。 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尽量多的自己动手的机会,鼓励孩子 从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不仅会全面地培养儿童的能 力,而且还可以使儿童从小养成热心助人良好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