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旧的一组

旧的一组

作者钱江源0 标签中秋 阅读次数:28




■我的焦渴,缘自一匹马的饮水过程   
 

内心的一些银器被翻动 反复擦亮
在狭窄的床前
我被  一首唐诗里的月色所牵引
我目睹  一匹马的降临 那些
未受羁索的磷火 在我的眸中  舞蹈着一种风情

一匹马从山道由远及近 走向我
步子 隐匿于听觉之外
比落雪更轻
我起身站在窗前 看见这匹马 直抵我门前的池塘
语塞 观望 犹疑
突然垂下头 舌头深进池塘
象部不倦的水车

我不敢挪动身子 怕惊骇这匹神灵
我终于看见她
哗哗哗地饮尽
窗外的一池月光

我和一匹马的爱情  大概只有一窗之隔
她突然抬头  一声长啸
将我内心 一生不能释怀的的东西
拔出……



■栗子熟了的季节   

 
栗树 挂满
贪婪的秋风 

一群少年 钻进栗林
拎一篮晨露和笑语  

一粒粒  红棕色的欣喜
被捡进笑靥

家家的炊烟  行走着一队队
栗香  缓缓地走进季节的深处
和  我的诗歌




 
 
■磨刀石 


衔一声长长的吆喝   磨刀石
一生穿街走巷  在荒凉的时间里保持一种清醒的
警觉  逼视那些
豁口中  凝滞的生灵和蚀锈的日子

在眼的旮旯   支撑起一片
天地  现实中霍霍作响的语气
让雪亮的锋芒重新游进刀刃   让一些再生的声音降临
内心  宛如一种痴贞的母鸟  执着地给孩子
口授一种活法

磨刀石一生 紧抱侠风  紧抱力  紧抱
钢铁的疼  比钢还钢的信念 让脱俗的
刀们  从残缺的时间里
再度抽出  几尺令人敬慕的锐气

一块长满思想斑纹的磨刀石  象
一块卓越的燧石   为那些曾经盲目的刀
重新点亮  一柄柄自信



■与笔有关 

当头颅  在大地蹒跚而行
你会发现  一支笔的躯体
多像倒长的树干  从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长出
潜越时空  它发达的根系延伸进我们大脑的土层
拼命地吮吸着  属于生命
所必须的水份和阳光

一些几何形状的枝桠   扯挂着水洗的鸟啼和目光
树梢抚摸纸白的天  交错着风的心事 
利锐  复杂  抑或简单的思想
花开花落的声音如此美妙  动听
昭示着我们血流的方向

多少次我们挑灯  巡视在灵魂静寂的深处
抚摸这棵怪异的树  我们卸下骨头
目睹这些粗糙  温馨的文字 
这些成熟或者青涩的果子啊
他们纷纷从树上跳下来  像一群过早涉世的孩子
围绕我们身影里的痛苦和幸福  让我身影里的那个人
开口说话  并且  激动得热泪盈眶



■握手

 象一张枫叶
 握过秋的手那样 
 自从握过你的手
 之后
 我的掌纹 总淌着 
 阳光般的暖流


■菊

咽下十月沁神的凉意
目光坚定  放射出眩目的金焰
我看见  生命中的一些草木纷纷归降
经不起寒风砭刺
残盔败甲丢于一地

一朵菊   站在平平仄仄的唐诗宋词里
意象深入浅出
坚韧   温柔的脉象相间
一瓣瓣阳光  被小心翼翼地捡拾
默默地安放于额顶
多像旷野上  我拾柴禾的母亲

一壶菊的话语  滚烫  温馨
沏进脉管 
我的心房  从此金碧辉煌



  ■片断

雨后
那只粘在电线上的鸟
那只不时环顾四周的鸟
那只用尖喙梳理着春风的鸟
那只从身体里拉开一抽屉音乐的鸟
在2006年4月18日
的早晨,城北江滨路上
与我相遇
我的目光和心情
被它干净的鸣叫
足足水洗过了五分钟



   ■那年很甜

那年,还没有奶油糖果 和
巧克力。那年糖酒店
只出售硬糖
那年,姐姐在马路上
捡到一分钱,没有交给警察叔叔
她买回来一粒硬糖

  好大好大的硬糖
她从书包里取出,削笔刀
房檐下,她切下三分之二给我
她自已留下
三分之一



■ 那年中秋,看父亲吃月饼


老家的木房,依稀浸润在
月色浓浓的记忆里。那年中秋
月亮在前山咀嚼着桂香
父亲坐在小院,吃着月饼

那是姐姐十七岁,进三桥镇食品厂做学徒
姐姐亲手做得月饼。好大好大的月饼啊
象前山山冈上,那轮满月

看父亲“咯滋咯滋”地吃月饼,是多么高兴的事
父亲吃一口月饼,再呷一口浓茶
口里不停地赞叹道:好大好甜的月饼啊
那年中秋,月光储满了我的眼睛

每到八月,想起那年中秋
看父亲吃月饼的豪兴
我相信:日子再甜
也甜不过那年,父亲手里的那只月饼。。。。。。


■走过我的十月一日

大街再也挤不出
一滴汗水。太阳,贩运着它炎热的铜
让满街的汽车,人流
喘着气。在古婺城大街上

一群拾荒者,弓着腰,背着蛇皮袋鼓鼓的白
格外耀眼。他们走过我的十月一日
像忙碌中的,一只只背负着
硕大的饭粒的蚂蚁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