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北京
作者:温柔神剑 标签:想说 | 阅读次数:11 |
![]() ![]() ![]() |
| ![]() ![]() ![]() |
当江南与北国的景色一下子从你眼前拉过时,你总会觉得有点不太适应。江南的景色在我的眼中是明丽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水网密织,千帆飘过。而北国的色调太阴郁,一马平川,绵延千里薄雾笼罩。让你一入这就有一份小小的悲凉。但冥冥之中心胸也有几点开阔。
往北的列车,沿车轨稳稳的滑过,周围人都慢慢从沉寂的长夜中苏醒过来。北京移动公司给我发来短信说,欢迎你进入北京服务区。。。。我猛然觉得紧张起来,这可是传说中的首都啊,旧时京城天子脚下,神圣而不敢企及。自己一介草民,功不成名未就,贸然前来总有几份诚惶诚恐。 可隆隆的列车早已载着我的憧幻与诚惶诚恐义无返顾的驶向北京。。。。。。 一 封建的堡垒 天安门我去两次,第一次是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和我的在北京开公司的朋友驱车去的,可去的时候时间太晚,城楼已关闭,我们只能在广场上转一转,灯火通明的,依据镶嵌在城楼角的灯,只大概可以辨别建筑的轮廓。因此印象不并不是太深。 第二次是白天,我们乘地铁,从西四环一直到天安门西,一路慌张的。白天的天安门显得更亲近,少了灯火的映衬,看的更加真实.红砖垛垒,上面四角翘起,琉璃瓦作顶。让你一看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和崇敬感。 你走过汉白玉的桥穿过高大的城门,也就是上面写着的“端门”。然后你就进入了天安门的后院。穿过“端门”再望前走又进入一院,东西两边是两排偏房。展出清宫中由帝王到宾妃,由重臣到奴仆的生活用品以及生活环境。 再看到的是“午门”。穿过午门就进入了故宫博物院。 一进入故宫,我就不知道我该怎么说了。殿堂楼阁,勾勾连连。过道走廊,曲曲折折。没有足够的方向辨别感,想走出去怕也要费一番心思。 主题色调是红黄象征皇家的富贵与气派。处处显示皇家的派气与豪华,一般的台阶都是巨大的条形青石砌成,汉白玉的栏杆,让你一眼看出这果然是皇家的风格。我看过众多的宫殿楼宇,亭谢轩台。但我是从不记得名字的。你进去之后就是来不及记请楚过往的景物名字,刚一抬脚就进入了下一个殿门。 还是我在有南往北的中轴线上的建筑我还是略略的有一些记忆。 从午门进一四合院,左右偏门分别为熙和门和协和门。当你跨过那个汉白玉桥就今如了太和门。入太和门就又进一四合院,左右偏店弘义阁,体仁阁,偏门就是右翼阁,左翼阁。你入太和殿,就知道太和殿是皇帝早朝的地方,里面陈列的就是清朝的时候皇帝早朝的龙椅。庄严而正统,不敢呼吸。再往北走过两个殿即协和殿,保和店。然后就到了乾青门,乾青门就是古帝王生活的地方。一进乾青门就象回到 了封建帝王时代。脚下的青石锝锝作响,象古代早朝时分群臣进殿入宫的声音。然后就是一系列的交泰殿,坤宁宫。再走就进入了御花园,御花园虽不大比不上专一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但是却小巧精致。内容丰富,决不单调。再往后走出顺贞门到神武门,就走出了故宫。 故宫是座封建的堡垒,一座毫无争议的封建历史的活化石,是封建历史的沉淀,有着浓厚的封建气息。我只是走马观花的走了一遭,两侧众多的宫殿名字我都无法记起。作用更是无所知晓。刚刚看过的景色宜人我来不及在脑海中储存下来,就又被下一个新鲜的美好景物冲淡。 走出的时候,太阳西沉,朝霞撤满了天空。我回头张望张望,它在晚霞的映衬下依旧沉静,越发显得更加神秘无比。 崇敬的感觉从心底抽起。 猛然还是觉得还是自己渺小。 温柔神剑(qiaoxintian1)于 2006-9-26 17:40:07 编辑过本帖 温柔神剑(qiaoxintian1)于 2006-9-29 17:57:44 编辑过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