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欧洲杯看球日记3

欧洲杯看球日记3

作者nicoMM 标签足球 阅读次数:2
—— 6月15日,猛烈怀念一个荷兰人/捷克拼来的小组第一

其实捷/拉之战精彩程度并不差,也很可说,尤其还有内德这个自己很喜欢的人在。
但是今天只想说说荷德之战了,看球对我来说是快乐的,也是极度消耗体力的,实在吃不消打太多字,因此只能有选择性的说了。

必须说,荷德之战完全在我想象之外。这么说不是因为比分和结果,而是整个过程叫我发懵。
对,是懵了。
我说过我是88年开始看足球的,第一场比赛就是看的荷兰,欧洲杯。
因此今天的荷兰,没吓出德国一身汗,却大力打了我一闷棍。

谁今天打得好,谁今天没达到目标,所有看球的人都已经很明白了,不用我废话。

且说说我的一切零碎感觉和感慨吧!

这样的比赛,已经没必要去分析这两队的阵容,什么451、352、433,扯这些数字都已经没有意思。
教练的排兵布阵,永远有他自己的理由。但那只是他自己的,旁人最多看一个大模样出来,好比433是进攻,451是防守……
只是球场上跑动的是大活人,不是比赛站桩功夫。
  
沃勒尔的意图,卡恩第一个表达出来。
刚一开始,荷兰人把球传向禁区,接应球员没跑到位,自个儿往回撤。卡恩耷拉着胳膊,一步一步迈过去,脚尖碰了碰球,站住了,抬头看。范尼试探着凑近,卡恩弯下腰,不动。直到范尼冲到身前三米来远,这才捡起球,又磨蹭了几步,抛给禁区外的队友。
又是一场攻心战。
千万不要让德国人的头脑冷静下来,如同千万别让荷兰人的情绪兴奋起来,这两样都很要命。卡恩的动作,是一种再明白不过的态势:
我们已经调整完好,场上要做的,是一点一点磨掉对手的士气。
  
局面完全按照沃勒尔的安排进行,象一场预先演练过的戏剧。
德国人是群敬业的演员,哪怕他们不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卡恩什么时候因为磨蹭吃过观众的嘘声?还有那个从未象今天这样收敛的巴拉克。
领袖都这么低调,遑论其他?

纵观全场比赛,德国无论是在相持、领先、被扳平这三个阶段都是始终如一;没有理会赛前大家的倾向、没有理会看台上的橙色海洋、更没有理会荷兰球员的疯狂!
他们的确不辜负德国足球的优良传统,最精确也最冷酷的战车。
缺了谁都行,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某支球队的强大。欧洲杯开赛到今天16强都露出了真面目,如今看来也只有德国配得起这句话。
这不是说德国强大无比,我的意思是,他没有超级球星,也没有鸡肋球员,每个人都是一个钲亮的高标准的零部件。
整支德国队阵容异常清晰,没有一丝一毫的碍眼之处。无论是换人或是面对荷兰的不同方式的进攻,这支球队都没有丝毫的改变。
真的,德国的战术素养和球员的技战术素质让我相信,就算以后出现各式的减员轮换,这支球队仍能保持今天这样的战斗力。

记忆中近年来德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奉献这样高水平的比赛了,当然这和他们近几年的青黄不接有关,而这场比赛却让我看到两个希望:
当然一个是拉姆,另一个是施魏因斯泰格。
首发上场的拉姆绝对是德国队最大的发现,第一次(好像是吧?)入选国家队,第一次打这样的国际大赛,他并没有怯场,整场比赛频频助攻,在左路和弗林斯形成了默契的配合,而其娴熟的技术过人,快速的回防,积极的逼抢足以让范德梅德哑火。不客气的说,范德梅德上半场的发挥不佳绝对是拉姆的功劳。
而作为在拜仁成名的施魏因斯泰格给人的印象则是很好的控球技术,让人感到是德国队的一大另类,替补上场后很好的完成了教练的任务,尽量把球控制在脚下向荷兰半场突进,从而给当时只知大脚开球的德国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和防守上的时间布置。

荷兰能够扳平,更大的运气是德国人给的。这么长时间的激烈对抗,巴拉克们也跑不动了。

其实大家更认同的不是德国队的某个队员而是他们的整体---这是废话----所有人都知道德国队打的是整体足球。
那么我要说的是他们对教练赛前的布置贯彻的如此彻底,这这坚定和认真,足够让人敬礼。
因为彻底才成为战车,而因为简单才成就了彻底。
所谓简单就是一脚出球,所谓简单就是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传射过人解围每个动作都带着力量,每个动作都是快速完成,而彼此间的默契配合其实正建立在坚决执行战术上。即使所有人都能明白他们的意图,但你总跟不上他们的节奏,这是因为他们的快速。
这才是我今天钦佩和欣赏他们的理由。

大约每个支持德国的人都希望再有架‘X色轰炸机’---我也一样,我虽然从来不喜欢德国,但是我也渴望再有那么一个激情而精确的轰炸机出现在我的眼球面前。
但今天的德国比起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德国,已经够得上完美。
当然了,德国很多位置还有缺陷,最明显的是前锋乏力,没有尖刀人物,但是或者,只有世界明星联队才会在任何位置上都没有缺陷。
但是,能用80分的球员踢出90分的足球,也应该是完美。

现在说说荷兰吧。

荷兰足球,欧洲的另类攻势足球大师,疯狂进攻不要命的代表,全世界球迷的心头爱---拿不拿冠军不是大问题,老二命也不妨碍球迷追随他,因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要么惊艳,要么郁卒。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命运,一支球队的气质也同样决定命运/
荷兰的气质太过极端和躁乱,他可以是最完美的,也同时是最危险的---枪口会指向自己。
荷兰的多元化和宽容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其核心却是绝对的自我。你爱同性还是爱异性与我无关,只要你别干涉我的爱;你选择生存或是死亡与我无关,只要你别决定我的生死;你吸大麻嫖妓卖淫更与我无关--
外国俱乐部的主教练总夸奖荷兰球员有头脑爱思考,能提出大量的个人意见,可等到这些球员聚集在国家队后就变成了一场灾难:
每个球员都牛逼哄哄老子天下第一,刚刚参加职业联赛的球员就认为自己的技战术素养举世无双,其他人应该乖乖接受自己的看法。不断的争论后总有人妥协,比赛场上若是顺水顺风则大家兴高采烈之际就开始一次绿茵场的大屠杀。
荷兰习惯大比分羞辱对手,他们超强的攻击力一旦打顺了就跟原子核但一样恐怖,管你是技术型的南斯拉夫还是稳扎稳打的苏格兰,统统成就刀下冤死鬼;
而只要稍有挫折不顺,潜伏的火山就立刻爆发毁灭掉自己,这大概也是荷兰队被称为“神经刀”的由来。

这一届荷兰没有内耗,但是我却不看好这一届的荷兰
因为他们没有核心---没有精神领袖,因此也没有内耗。
非选出一个才要内耗了。
凌晨看球,怀念一个荷兰人,
一个98年的冰王子,BK。
三剑客退役后,荷兰还继续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荷兰依然是超级一流强队,即使他的冠军少得可怜,但是只要是大赛,谁敢不列荷兰为夺冠大热门?
这一切,应该最大归功于冰王子博格坎普。
风华绝代,似乎已经成了雷东多的专利,但我想在球场上,有资格和雷东多分享这个词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博格坎普。

早前荷兰23人大名单拉出来,看完后心里就一阵凄凉。
领袖/核心这东西不是评出来的,也不是任命出来的
BK退矣,野猪老矣
VDV、斯奈德,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指望他们挑大梁?这两位今年在联赛中也起伏不定
从前锋到后卫,95年AJAX毕业生英魂不散
西多夫越来越不搭调,小飞侠越来越钝,弗兰克这么老了还要进国家队,锋线组合死活定不下来。
大名单里足有6、7个人眼下在为工作发愁。
阿贾克斯的黄金一代已是未老先衰,始终达不到其天赋所应有的高度,除了戴维斯,我对95的那批阿系球员已经是不抱任何幻想。
感谢主送来了范德法特和斯内德,希望范德和斯内德在证明自己的时候再次证明阿贾克斯出品的品质,此前的范德梅德越来越趋向于“水货”,作为边锋球员,速度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年轻人似乎总是跑的快些,面对罗本的挑战,欧洲杯已经是范德梅德最后的一个机会,过不了这道坎,他以后不会比罗伊强。

没有内耗却也有内乱,所有的事情都有内因外因。
欧锦赛附加赛客场输给苏格兰之后,国家队被国内媒体球迷的口水淹死了N遍,幸亏主场翻盘,不然小天才们可以集体剖腹谢罪家乡父老了。
荷兰人给国家队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冰王子在谈到自己退出国家队的原因时就说最主要还是压力太大,荷兰人对国家队期望变态的高,在重压之下球队心态失衡,发挥失常。

开场荷兰士气还是不错的,荷兰还是荷兰,大气质不变,在开赛初段,我看到了己方有球时荷兰的后防球员都是站在中圈
!!!!
整个欧洲,除了荷兰,谁敢在第一场比赛就这样做,而且对手还是德国。
  
看着荷兰今天下半场打急了以后不断的长传,心里无限惋惜而痛心。
在一个平庸的教练手中,欧洲最后的疯狂贵族也企图带上苍白的面具向功利的结果妥协。
我可以接受意大利的保守,因为我已经习惯,因为意大利适合,因为意大利的防守是艺术
但是荷兰不可以,荷兰就是荷兰!
荷兰就应该是那个宁可死得血流遍地也要站起来把自己的尖刀插入对方心脏的荷兰;
是什么都不惧怕,只追求进攻足球快乐和美感的荷兰;
是一身傲骨铮铮作响,狂野不羁的天才杀手,可以流尽鲜血而忘,绝不向对手奴颜卑膝的荷兰!

曾经说过,最疼爱的是意大利,阿根廷溶入生命一般的骨血相连,最欣赏的却是荷兰,只因为他足够叫我景仰。
而今天,看到这样的荷兰,叫我背上直发冷。

全攻全守,荷兰首创,荷兰发扬,荷兰用这一套压迫性十足的足球理念,傲视群雄数十年。
单单的以球而论,为什么荷兰要坚持压迫性的踢法有原因可解。
荷兰球员以技术而论缺乏那种能够连续突破的球员,其实在带球突破这一点上荷兰人并不出色,不要说和巴西阿根廷比,就算同在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也比荷兰强,此缺点在现今的这只国家队尤其明显。
很多人一说到全攻全守就以为非要压得对方喘不过气,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幸的是02年的阿根廷就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而不能自拔。(我痛~~~~~嗷呜~~)
一味的求快只会加大自己处理球的难度,同时使得心态更焦脆体力更快被消耗。
在非防反的状态下最理想的进攻状态也不是如鲁伊科斯塔般刻意追求空当,在恰当的时机,把球分给位置更适合的队友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场大师的任务和使命,对于高水平的球员也许在技术层次上差别不大,真正区分高低的就是他对节奏的控制----这就是我特别推崇齐祖的缘由。
传统的荷兰队就是讲究一脚触球和多人的交叉跑位,节奏的突然变化,在球的不间断传递和转移来调动对方球员跑位,这种策略一则使阵型被打乱后自动暴露空当,二来大量消耗对方体力。  
或许这样的踢法对人员配置的要求太高而有其先天的缺陷,但视觉的满足无疑是第一位的---好了,这就是,荷兰足球全部的精髓和气质所在!
克鲁伊夫曾提及输给德国的几周后并没有太多的荷兰人悲伤郁闷,相反,大家都为这样的演出而兴奋不已,我相信这句话并没有太多的矫情,因为直到现在还常常有人津津乐道那连续的14脚传递。荷兰足球,从来都是将过程摆在第一位。

荷兰可以不赢球,但是他永远会奉献美妙的攻势足球,永远奉献一流的观赏性,而今天,荷兰把这一切都丢了
没有胜利,也没有观赏性,攻势足球?如果那么盲目的长传冲吊也能算的话。

这一场比赛的荷兰,只让我看到了软弱和无奈。
对手的中场如此的强大和富于整体感让他们无奈、己方中场的控传无力让他们软弱。
如果冰王子还在,一切都迎刃而解

要说进球能力的话,一个范尼就够了。
关键是荷兰今天的前场倒不太出来,前锋的策应作用发挥不出来,荷兰习惯的层层推进潮似进攻就打不出来。
在策应和做球方面,范尼比克鲁伊维特要差些,这是事实(虽然我个人非常讨厌克鲁)
想靠后卫长传打身后和戴维斯组织,基本没戏。
上半场荷兰打得难看无比,下半场一上来先把戴维斯换了,我心里大骂,白痴!
中场失去抢截能力后,更加混乱不堪,队员无球跑动太少了,以往的荷兰就是靠队员不停的跑动,球的快速传递来扯开空档的,现在全象站桩似的站着,只会一大脚给前锋,和昨天的意大利差不多了||||||||我不是骂宝宝们,我是说实话而已。
看着好象控球时间比德国多,其实还是落在下风,越打越差,就是今天的荷兰。

当然,荷兰毕竟是荷兰,虽然从来不是惯于创造奇迹的球队,但是天才扎堆的地方,上帝不会抛弃(全世界球迷也不依啊,荷兰要这么输了我也得郁闷半天)
那个进球是来得晚点,但是总是来了,荷兰,也醒了。
范德梅德的抢断传中、范尼的高难度垫射,让我在83分钟时看到了这支荷兰队的实力。
范尼不是天才型射手,他的成功全靠后天练就的硬工夫,那个球是如此富有想象力,如此巧妙,卡恩其实只要侧身卧倒扑救就可以抓到路线,那球不算刁钻---但是没有,卡恩都没有想到,范尼会在这样已经没有角度的情况下看都不看的起脚怒射。
这是标准荷兰风格,天马行空,能人所不能!
中场缺少派牌手不是他们的死穴,因为他们球员的个人能力实在是太出色。

总的来说,对今天的荷兰不满意和失望,是因为荷兰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气质和锐气
那种犀利的,舍我其谁的杀气---荷兰没有霸气也没有王者之气但是他有着最锐利雪亮的杀气,居然没有了,这叫我难受得很。

最后总结:
德国受制于个人能力,在取得战略先机以后无法通过反击控制局面,只能接受平局命运。
阿德沃卡特的首发阵容基本上是失败的,尤其是对范德梅德的信任和坚持有点让人不知所云,虽然最后的结果或许证明阿是对的,但我还是希望下一场别让他首发。
范尼全场都看不到人影,和队友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一个瞬间却足以让他闪光。这个进球和82年鲁梅尼格攻入法国以及90年克林斯曼攻入荷兰的两个进球非常相似,不过这回轮到德国人品尝这种失球的滋味了。
缺乏有效的阵地攻击能力是德国人的致命软肋,虽然沃勒尔的谋略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德国人的底牌都已经在台面上了,这对在德国人面前始终处于被动的捷克人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这场比赛让我恍如回到了十五年前,过程和结果都像极了90年世界杯预选赛荷兰主场对德国的那一战。
最后要说的是,仅看今天的表现,这两队离冠军都还很遥远。

PS:以后千万别让那篮球健将罚任意球了,浪费啊!!!!!!!!!
再PS德国方面:拜仁的小将踢得真不错啊,让我想起了N年前的绍尔和舒普。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