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ZT]清代皇帝起居录

[ZT]清代皇帝起居录

作者夏夕潮 标签历史 阅读次数:448
清代皇帝起居录

清代的宫闱,疑云重重;高墙内的紫禁城,留给人多少猜测与遐想。透过深宫的幽密,历史的层云,皇帝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每天都做什么?他们的衣食住行又是如何的?通过历史档案保存的资料,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几百年前皇帝的生活。

清代的皇帝每天生活都是有严格规律的,大致的安排是这样的:

上午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

上午7:00~9:30早膳

上午9:00~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上午11:00~2:30午休、晚膳;

下午2:30~5:00吟诗作画或由嫔妃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下午5:00~9:00晚点或酒膳,做佛事,然后就寝。

一天的开始

清朝皇帝早上起得很早,主要保持了满族日出而作的作息时间。紫禁城中每天上上下下都有围绕皇帝的衣食住行的活动。

一般人每天的第一件事应该是穿衣服了。皇帝穿什么衣服主要看这一天要做什么。清朝皇帝穿衣有严格的制度,而且和季节密切相关。按材质分皮、棉、夹、单、纱。大典祭祀和朝政时穿礼服,即朝服和衮服,喜庆的时候穿吉服,又称龙袍。平时穿常服又称便服,打猎穿行服,帽子也相应为朝服冠、衮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每种衣服又分为皮、棉、夹、单、纱。按规定更换频繁,有时一天要换很多次。在皇宫中设四执库,专门存放皇帝的衣服,而且专门有一批太监管理皇帝的穿戴,并且设有一种档案称“穿戴档”专门记录皇帝服饰的穿戴情况。

皇帝服饰是地位权力的象征,神圣与威严的体现。早在清朝入关以前,崇德皇帝皇太极就指出:服制是立国之精。大清以骑射兴业,不能改变国初之制。乾隆年间,官服制度得到完善,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披领、马蹄袖等风俗,有沿袭了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所谓“真龙天子,黄袍加身”。

请安

按清代后宫制度,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她们同住在慈宁宫;太妃太嫔分别住在旁边的寿安宫、寿康宫。皇帝每天穿戴整齐后,首先要向她们一一请安,以表示对长者的孝道与尊重。

除康熙以外,皇帝都是住在养心殿,皇帝每天要出吉祥门,坐乘二人抬的轿子,由西二长街去请安。慈禧三度垂帘听政,长达48年,她一反祖上的规定,仍住在西六宫的长春宫、储秀宫等地,那时候光绪皇帝的请安路线也随之改变了。

早读

皇帝请安完毕就开始早读,早读的内容是前朝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就是前朝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而实录是历代皇帝统治天下时的编年大事记。乾隆皇帝曾说过,他每天都要虔诚地读一遍实录,祖先创业的艰难不敢忘记。康熙更是早上读完一册后,晚上还要再读一册。可以说,清朝皇帝比任何一朝皇帝都尊重自己祖先的治国方略。清代皇帝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来研读祖先的典籍,无论严冬酷暑从不间断。

早膳

皇帝吃饭称传膳、用膳,清代皇帝沿袭满族的饮食习惯,一天早晚两次正餐,即早膳和晚膳。

早膳在早上8、9点左右进行,晚膳在下午2点左右进行,夏秋两季则要提前一个小时。两次正餐后各要加一次小吃,临时需要吃什么则随时叫人送过来。皇帝饮食分为日常膳和宴会。日常膳由御膳房负责,各种宴会则由光禄寺和礼部负责。御膳的食谱由内务府大臣定制,每月辑成一册。

皇帝吃饭的地点大多在寝宫或办事场所,如乾隆就在养心殿东暖阁或崇华宫吃饭。传膳时由御膳房太监负责把三张膳桌拼在一起,铺上桌单手捧红色漆盒的太监们排着队进来,将饭肴、菜点、汤羹等摆上饭桌。皇帝就座后,传膳太监先查看每道菜的试毒牌变色不变色,再呈给皇帝吃。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三寸长、半寸宽的小牌子,中国古人认为如果饭菜有毒,银牌是会变色的。皇帝就餐是一个人单独吃,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上汤食、火锅等,主食有米饭、面食等。

上朝理政

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分为日常的和临时的。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在早膳时间会由太监把请求召见大臣的牌子递进来,叫膳牌。饭后皇帝开始批阅大臣奏折,诏见大臣,有的时候一天要召见很多大臣。

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勤于理政,批阅奏折不用人代笔,有时一天批阅奏折几十件、下达谕旨十几道,极为认真。雍正皇帝批阅一个折子动辄数十字,有时数百字。

批阅奏折是皇帝处理政务的一种方式,勤政的皇帝常常会批阅奏折到深夜。皇帝处理政务的另一种方式是御门听政,时间多在黎明。自嘉庆后,皇帝多疏于问朝,咸丰后御门听政即被荒废了,同光两朝皇帝年幼,处理政务就变成了皇太后垂帘听政。

午休晚膳娱乐就

据记载,每天下午皇帝约在1、2点时候吃晚饭,然后批阅各部奏章,接着就开始学习。皇帝在大约下午2点到5点的时间,一般是吟诗作画或由嫔妃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清代皇室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很多幼年即位的皇帝更要勤于学习,这当中包括各种艺术。如少年康熙帝要学习各种语言、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雍正、乾隆皇帝也都习得一手好书法。皇帝每天安排娱乐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欣赏文物古玩、放风筝等等。康熙喜爱音乐和外国音乐,乾隆喜爱书画、品鉴古董,这些都是皇帝娱乐的项目。

清代皇帝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是看戏,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场所有畅音阁大戏台、御花园漱芳斋院内戏台等,宫廷戏班一般是由太监组成,慈禧热衷于听戏,更是诏民间戏班的名角到宫廷演戏。

清代皇帝晚上的祭祀活动主要是以萨满教和佛教的佛事为主。在这之后就是皇帝的就寝时间了,皇帝一般居住在乾清宫西暖阁和养心殿后殿。

皇帝平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皇宫,所有的日常活动也都是在皇宫里面,特定的时间到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居住。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仍居住在紫禁城内,直到1924年,冯玉祥将逊帝溥仪赶出紫禁城,自此,中国的皇帝生活也永远结束了。

史料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秘档,整理/撰文杨勇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