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地址]梦浮桥
作者:风 华 标签:同人 | 阅读次数:270 |
![]() ![]() ![]() |
| ![]() ![]() ![]() |
恩=“= 纵横道是好地方啊…… 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做毫不贡献的潜水艇窝在那里看文,一个如此pp文章如此丰富的地方不用注册就能看,回想起来都是感动啊T_T 滚在圣同人堆里爬不出来也是很久的事情了,没有办法实在因为圣文好看啊……想想三个月抛弃网王同人五个月丢掉钢炼……对于我至今依然痴迷于银英同人SD同人和圣同人这样的事实,只能用文章质量不同来解释了。 在圣界打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圣同人从搞笑到黑暗到温情到色情= =||可以说是无所不备,于是垃圾自然也不少……淘金于是变成一种很有趣味的经历。仔细想来梦浮桥的文章风格其实真是及至的单一,但就是那种鲜明的特色,看过她一篇文的人再看她的其他作品很容易也就联想到了。 喜欢梦浮桥的文章首先大概是喜欢那样的文风吧,没有刻意的沉重又绝对不轻浮,字字句句的安静地认真。从那些文字里你可以如此轻易地捕捉到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却又完全不会感到这种明白传达显出焦躁。她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时期、世界、以及她眼中的对错是非,如此精确无余,却又如此平淡安静。 我很少写架空背景的同人,于是也很佩服能够自己架空出一个完整世界的作者们。而最被梦浮桥的圣同人所吸引的是,当你从她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中慢慢冷静,将那又作者一笔构筑的世界时代与故事层层剥脱的时候,你会发现她笔下的黄金十二、海斗士、冥斗士以及其他都如此准确。 或许他们没有了绚目的圣衣,或许他们从不知道女神或者那第六七八的感觉,但他们就是那最初原著里的人。梦浮桥的文总是如此冷静与安静,纵使她所构造的故事多半讲述着战争、民族、时代的洪流,但洗尽那些激昂灼热的铅华之后却不过是一个笔者安静地向你讲述她眼中的他们。 无论在怎样的世界,怎样的时空,他们始终是他们。由此在同人的意义上更加欣赏梦浮桥的文章。
《瑟堡的雨伞 》其实我想这是个老套的故事,也是一种轰轰烈烈的气势磅礴的故事,只不过它这一次架在了撒加和加隆的身上。撒加是这文章中的主角,也是名副其实的主角,这故事的所有塑造的就是如此执拗矛盾而苍白的他。 这么多年来毫无音讯,他想加隆大约的确是死了。 梦浮桥的同人里就总是有这样会让我叹息的文字出现,换了世界,换了故事,那又如何?她笔下的撒加,始终还是那个自己与自己矛盾不休的撒加。
《死亡与指南》这是海斗士艾尔扎克死而复生后写自述的故事。文章采用了交叉叙述的方式,一面客观地描述着艾尔扎克,一面叙述着艾尔扎克为了叙述自己的故事而虚拟的故事。 “艾尔扎克小时候读过一本探险故事,书的名字和作者他如今已经忘了,讲的是一个人在丢失了指南针以后如何在北极的茫茫雪原上一天天迷失直至仁慈的死亡来临。后来他想,有时候在我们的一生行将结束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在遥远得只能勉强追溯的幼年时代读过的一本遗忘已久的书,却原来书写的正是我们一生的故事。” 艾尔扎克在暴风雪里行走,寻找着自己的指南针,而最终消失在茫茫雪原上。这是一个艾尔扎克向人们讲述一个虚拟的故事以剖析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梦浮桥向看文章的人讲述她眼中的艾尔扎克的故事。
《A Canon for Dublin》许多人在讲述着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讲述着自己曾经最光艳灿烂的一段时光,而在此之中,他们都在讲述着他们之中最醒目的存在。 我想这个故事最勾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同时鲜活无比地在我眼前塑造出了讲述者与被讲述者,以及那个时代。 我仿佛感到加隆,以及许许多多其它亲爱的亡魂从这里路过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风吹动着窗前的常春藤。 这是一个故事。
《蓝与绿》终于也有一篇根基于车田那无聊的原著[笑]。平心而论,这一篇我倒是说不上特别喜欢。若说剧情自然不比那些灼人眼球的架空篇,但若说单论人物感觉我倒更喜欢她的那些短篇。或许是因为作者意志表现的太明显了吧?虽然是卡妙眼中的米罗与米罗眼中的卡妙,再间杂其他人眼中的他们,但那‘作者眼中的他们’感觉还是很重。 不过如果说是这里塑造……或许应该叫做‘深层挖掘’出来的卡妙和米罗,我却也很喜欢。 我从未想到米罗会是一个那么耐心的听众。最后他对我说: 这或许该是个悲剧,看起来却让人感觉如此安宁。
《暗店街》会有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是要算到冥界篇动画本里女神丫头最后一句希望所有的圣斗士复活。然后复活了忘记了再回想了,曾经的过去现在不过没有将来。 如此而已。 他的目光从米罗肩膀上方投射过去,穿过卢森堡公园的雕花铁栏门,看到街对面的一家明黄色山墙的民居,橡木门上挂着一块咖啡色的牌子,上面用圆体字清清楚楚地书写着一句话,他后来才想起那其实是自己童年时代读过的一部大仲马小说的结尾:那些曾经饱受痛苦的人,他们有权享受幸福。 梦浮桥曾在作品里不只一次地用过大仲马的这一句话。那些曾经饱受痛苦的人。仔细想来,这句话其实可以拿给每一个圣斗士用。无奈地笑。 从头到尾,记起了谁,又忘记了谁。 原来故事,也多半总要这样结尾。
《死在威尼斯》还是喧闹时代里极招人侧眼的醒目故事,话说回来梦浮桥塑造这一类型的故事真是得心应手啊。一直觉得梦是个对文字很有操纵力的人,一边在文字里塑造着鲜明的角色诱人的故事一边在故事里毫无掩藏地大肆宣扬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对笔下角色的赞扬与批判。 关于神的,两个走在背道相驰的极端而因此并行的人。关于死亡,关于生命,关于爱,以及其他太多的东西。或者可以说,这是那个繁复的时代里繁复的人生。 “我出生在威尼斯——在这座城市波河流入大海得到安息。”
圣斗士短篇集 由于这里是很多个故事,所以我不再一一感慨(笑)。
回想起来,以前喜欢梦浮桥的圣同人是因为喜欢那在同人里少见的大气,与更少见的在大气的同时还平静如斯与沉重共存的淡然。然而慢慢的,开始发现其实我喜欢的是在看完了故事之后慢慢剥离那文章华丽的情节,文字,然后看见梦本人眼中的圣斗士。 或许那并不是所有人所认为的黄金十二,然而,那却是‘梦浮桥的圣斗士’。 那只是一个像往日一样平常的早晨。事实上,也是我们有生之年看到的最后一个早晨,只是我们当时并不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