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无配对]梦想总在云的那一端 卷二(3)

[无配对]梦想总在云的那一端 卷二(3)

作者克劳克罗 标签kh TH yt 阅读次数:89

3 再见,红领巾(1995)

一九九五年的春节,就是张哲也中学生活的第一个寒假,终于来到了。同时,张哲也的父亲,向单位领导递交了辞职申请书。当时,主动辞职的公务人员还很少,可以接收他们的私人单位更少,所以他们一旦辞职,往往只能自己干。
简而言之,张哲也的父亲下海了。
他和朋友一起,办起了进出口公司。张哲也的母亲开始有些犹豫,但在张哲也父亲这边的所有亲戚都表示反对之后,她站在了父亲这一边。她对亲戚们只说了一句话:“指着老爷子的尸体等饭吃,是会坐吃山空的。”

公司的开始并不顺利。辞职不久,张哲也和家人不得不从局里分的房子里搬了出来,租住在狭小的平房里。张哲也的家离上学的地方不再靠近,他不得不每天挤公交车上学。有一阵子,张哲也的脖子里始终挂着钥匙和月票,目的是怕张哲也忘记,也是防止被偷。难看的月票牌和钥匙挂在脖子上,让张哲也觉得很难堪,尤其是每天路过操场的时候,常常看见开学第一天见过的男孩在那里打球。张哲也总下意识地怀疑对方会回过头来看见自己,注意到他脖子上用彩色绳子穿着的像胸牌一样的月票卡,然后说一句:“你是新生啊。”
开学后他在操场上碰到过男孩几次,已经知道男孩名叫简讯,这名字简单得近乎古怪,以至他听见新闻里播送“简讯”,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那个男孩。他比张哲也大三届,已经是高中生。高中部和张哲也的教室不在一幢教学楼,但因为操场的缘故,还能经常看见。他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负责招新人,所以和一年级的新生也很熟。不过自第一天以后,他再也没有主动邀请过张哲也。张哲也,就像他自己说的,对竞争性质的球类运动毫无兴趣,不过每次走过操场,看见简讯踢球,也会回头看上几眼。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是,简讯的身上有一种楚剑从来没有,他自己后来却形影相随的字眼——“阳光”。

初一下的半年,张哲也不能和楚剑一起上学放学了。他搬了家,必须提早离开校园,赶在下班高峰之前搭上公交车。楚剑在初中的头半年里还没有表现出任何改变,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楚剑的青春还处于渐变期,没有进入质变期,心窍尚未全开,唯一的变化是在人前和张哲也称兄道弟的亲热少了,有那么点不自然的不好意思。听说张哲也搬家,他很着急地问要不要住他家,张哲也一口回绝,楚剑就没有再提。这以后,楚剑在好一阵子里,便与他渐行渐远了。
张哲也的周围开始聚集另一些人。其中一个当然是李玲。李玲在平日里是个不起眼的女孩,像许多长相平凡的女孩一样,安静,有一点小小的自卑。但当她坐在钢琴前的时候,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娴静而优雅,宛如古典中国画里的仕女。张哲也发现她私下里,和女生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挺活泼的,但不知为什么,一到和他说话时,便成了蚊子叫。
因为口音的缘故,张哲也在新环境里又一次遇见了烦恼。下课的时候,周围的上海腔让他很不习惯。开口聊天的时候,他总是张口就是京片子,以致后来他索性用英文来掩盖。好在李玲特别体谅他,只要他开口用普通话,李玲总是立刻转成不标准的普通话,于是渐渐地,四周的人也只好跟着他们一起用起了普通话。但张哲也又对此觉得歉疚,故意学着大家说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而后又带头说起上海话。到这个时候,张哲也真正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讨论和交流的热度,立刻上升了,不再像原来这样客客气气地疏远着。于是乎,他自己用普通话的时候,也渐渐少了。

李玲对音乐了解很多,而张哲也的英文尤为出色,一个文艺委员和一个宣传委员的搭档,四周总是能汇聚起一些人。李玲不只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私下里,她更偏爱王菲,喜欢王菲空灵的声音,她告诉张哲也说她认为一个女人的灵魂就应该是这样的。张哲也在李玲的影响下,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从同班同学口中,得知了简讯的消息。那是一次大家聊起音乐的时候,他意外地得知,简讯会弹吉他。李玲的一个姐妹告诉他,简讯是很多女生的白马王子,不少低年级的女生都偷偷暗恋着他。李玲打趣问女孩她是不是也暗恋简讯,女孩突然急了,追问李玲是不是喜欢张哲也,李玲赶紧岔开了话题。

张哲也听完这个消息的下午,照例在下课前走过操场,简讯照例在操场上踢球。球又出界了,朝张哲也飞了过来。张哲也顿了一下,心跳突然加速起来,他的脸蓦地红了,低下头,快步走过去。
“张哲也!”他听见背后简讯叫他。
他没有回头,只是加快了步伐,假装没听见地跑出了校门。出校门的时候,心忽然涌满了酸涩的味道,难受极了。他回过头,背后是初夏的阳光和绿色的树影,简讯正在树影里望着他。
“干嘛躲着我?”他问,“如果是第一天的事,我道歉。”
简讯说得很诚恳,因为阳光暴晒变得黑黑的脸庞散发着阳光的味道,因为奔跑,微微有些气喘,好像怕失去什么,很焦急地看着他。张哲也顿时失去了逃跑的勇气,他用几乎蚊子叫的声音说:“我没有生你的气。”
“那为什么看见我就躲?”
“我——要赶巴士,”张哲也说,心咚咚地跳着,胆怯地看着他:“真的,我——搬家了,现在住很远……”他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仿佛连自己也无法说服似的,恨不得有一条缝可以让他钻下去。
“简讯——”操场的另一头,简讯的队友们喊着:“快——点!”
“好,马上就来——”简讯扭过头,向操场的另一头高喊,又回过头,看着张哲也:“那好吧,你先回去吧,下回见。”
“下回见。”张哲也说着,跑出了校门。他心里埋怨自己,明明不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总是回答得格外坚决,连一点转还的余地都没有。他更无法理解,为何独独对简讯,他会变得格外慌乱。他心里想是不是因为初一新生的自卑感,让他在高中部的简讯面前无法抬头,又觉得这样的理由,连自己的无法说服。

很快地,初一过去了。老师发了全年级的成绩排名:张哲也在初一全年的成绩不好不坏,处于中上水平。李玲的成绩比他略略高些,大概在三十名开外,而楚剑则比他略略差些。相比较,楚剑的冤家——罗丽奈的成绩好得出奇,得到了班主任章老师的表扬,下课的时候,罗丽奈突然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说是有事交待。不知是被罗丽奈嘲讽了一番还是别的原因,下课张哲也看见楚剑的时候,发现他的表情悻悻的,罕见地耷拉着脸。张哲也有些好奇,但终究没好意思问出口。
考试刚结束,全体初一新生就在闷热的礼堂里举行了退队仪式。罗丽奈代表大家作了退团发言,然后是年级主任和共青团委书记发言。领导的讲话不可避免地很长,没有电扇又不通风的礼堂里,大家汗流浃背,用力地拿纸当扇子扇着,张哲也简直要热晕过去了。不知过了多久,当大队指导员宣布大家可以摘下红领巾时,全礼堂爆发出了欢呼声。
张哲也的脸因为闷热变得通红通红的,像煮熟的大虾一样。他把红领巾拿在手上,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觉得他终于在这个方面,可以和大孩子们平起平坐了。至于入团,他还没有看见这种必要。只要这个小学生的标志物——红领巾消失,张哲也就不再是小孩子了,连同脖子里的月票,也可以放进皮夹子里,不用挂在脖子上。
一句话,张哲也觉得自己长大了。

再见,红领巾,他心里对自己说。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