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用“握”非常精准。
作者:辛 标签:曹雪芹 | 阅读次数:98 |
![]() ![]() ![]() |
| ![]() ![]() ![]() |
胡先生说:“曹雪芹原来写的是‘捂’而不是‘握’……这道理是十分清楚的,无需旁征博引。”
然后就断定是"错抄",实际只要查普通字典即可知已收录此意。 收录者必有他的依据,胡先生轻率了。但这是书上的说法。 下面是我的看法,自己当初读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可能是不求甚解吧。 我觉得语意很通畅。如果是错字或陌生用法的话,那字一般会"跳"出来的。 实际上你如果仔细体会的话,可以发现红楼中的"握"并不完全等同于"捂",更不可能是错字,两者有着细微的差别。 握,是手“横”着过去遮住,并且还含有“用力”的意味。 比如“握”什么东西,都是"横"着把东西用手指紧紧包缚,手指的方向垂直于对象的轴。 而"捂"则没有这些意思,只是去遮盖而已,横竖轻重都不限。 比如小说中常出现的“忙握他的嘴”,很明显是用手“横”过去把嘴紧紧包缚的意思,这个和“捂”是不同的。 开个玩笑,你可以自己“握”自己的嘴试试,看是用“握”合适,还是用“捂”表达准确。 这个知道了后,“两手握起脸”也十分清楚了,并不是很多人所理解的两只手手指朝上并排遮住脸,而是两手 横向“握住”脸部,一只手叠覆在另一只手的背上,实际是在用力抑制表情。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很多女孩子确实就是这样的。 如果用“双手捂脸”的话反倒显得做作,变成戏曲里的那套了。 曹雪芹是语言大师,真是所言不虚,我现在这么想想,体会又多了一层。呵呵,多谢! 辛(xin321)于 2006-6-4 16:07:42 编辑过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