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从作者喜欢袭人的角度,我从作者一贯的宿命感角度来说
作者:江海红狐 标签:红楼梦 袭人 | 阅读次数:416 |
![]() ![]() ![]() |
| ![]() ![]() ![]() |
象谜语和红楼梦曲子,册子,都是作者宿命论的表现。以宿命的角度,比周先生的作者好恶似乎更有说服力。当然,我的文字还可以整理得好些:)
———————————————————————————————————— 有几点支持袭人是冤枉的: 一 曹雪芹其实对笔下的人物,不仅仅有同情或者厌恶,还有一种深刻的审视,就是对贾宝玉,作者也不是100%的赞同,总是或明或暗,表示对贾宝玉的讽刺,打趣啊。例子太多,仅举一例。贾宝玉知道自己将要被打的时候,在书房门口叫一个老婆子去贾母处通风报信,就遇到一个聋婆婆——曹雪芹在跟贾宝玉开玩笑。 正因为,曹雪芹对人物有一种审视,他笔下的人物有一种宿命。比如晴雯被逐,曹雪芹是想写她被袭人告密呢?还是写晴雯的性格与她的奴隶身份之间的冲突所致呢?我想是后者。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塌了屈戍了吊下来。赵姨娘骂了丫头几句,自己带领丫鬟上好,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不在话下。 却说怡红院中宝玉正才睡下, 丫鬟们正欲各散安歇,忽听有人击院门。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他什么事,小鹊不答,直往房内来找宝玉。只见宝玉才睡下,晴雯等犹在床边坐着,大家顽笑,见他来了,都问:“什么事,这时候又跑了来作什么? ”小鹊笑向宝玉道:“我来告诉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 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说着回身就去了。袭人命留他吃茶,因怕关门,遂一直去了。 这里宝玉听了,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登时四肢五内一齐皆不自在起来。想来想去,别无他法,且理熟了书预备明儿盘考。口内不舛错,便有他事,也可搪塞一半。想罢,忙披衣起来要读书。心中又自后悔,这些日子只说不提了,偏又丢生,早知该天天好歹温习些的。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内现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 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的,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算起五经来,因近来作诗,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阐,还可塞责。别的虽不记得,素日贾政也幸未吩咐过读的,纵不知,也还不妨。至于古文,这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连“左传”“国策”“公羊”“谷粱”汉唐等文,不过几十篇,这几年竟未曾温得半篇片语,虽闲时也曾遍阅,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下苦工夫,如何记得。这是断难塞责的。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虽贾政当日起身时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偶因见其中或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或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 稍能动性者,偶一读之,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如今若温习这个,又恐明日盘诘那个,若温习那个,又恐盘驳这个。况一夜之功,亦不能全然温习。因此越添了焦燥。 自己读书不致紧要,却带累着一房丫鬟们皆不能睡。袭人麝月晴雯等几个大的是不用说, 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眼朦胧,前仰后合起来。晴雯因骂道: “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 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 “好姐姐,我再不敢了。”众人都发起笑来。宝玉忙劝道:“饶他去罢,原该叫他们都睡去才是。 你们也该替换着睡去。”袭人忙道:“小祖宗,你只顾你的罢。通共这一夜的功夫,你把心暂且用在这几本书上,等过了这一关,由你再张罗别的去,也不算误了什么。”宝玉听他说的恳切,只得又读。读了没有几句,麝月又斟了一杯茶来润舌,宝玉接茶吃了。 因见麝月只穿着短袄,解了裙子,宝玉道:“夜静了,冷,到底穿一件大衣裳才是。”麝月笑指着书道:“你暂且把我们忘了,把心且略对着他些罢。” 话犹未了, 只听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口内喊说:“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 ”众人听说,忙问在那里,即喝起人来,各处寻找。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 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难,正好忽然逢此一惊,即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唬着了。”此话正中宝玉心怀,因而遂传起上夜人等来,打着灯笼,各处搜寻,并无踪迹,都说:“小姑娘们想是睡花了眼出去,风摇的树枝儿,错认作人了。”晴雯便道:“别放诌屁!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 还拿这话来支吾。才刚并不是一个人见的,宝玉和我们出去有事,大家亲见的。如今宝玉唬的颜色都变了,满身发热,我如今还要上房里取安魂丸药去。太太问起来,是要回明白的,难道依你说就罢了不成。”众人听了,吓的不敢则声,只得又各处去找。晴雯和玻璃二人果出去要药, 故意闹的众人皆知宝玉吓着了。王夫人听了,忙命人来看视给药, 又吩咐各上夜人仔细搜查,又一面叫查二门外邻园墙上夜的小厮们。于是园内灯笼火把, 直闹了一夜。至五更天,就传管家男女,命仔细查一查,拷问内外上夜男女等人。 ——————————————————————————————————————————————————————————————————————————————注意两点: 1 小雀儿直接找的宝玉,不是袭人: 在赵姨娘身边安插了一个耳报神的是贾宝玉不是 花袭人! 2 晴雯出的装病的主意,不是花袭人,以后才有: 抄园子。 二。袭人的辩护是否有理 袭人说的话是,晴雯他们的情形并不一定要人告密王夫人才知道,宝玉平时就不注意,老婆子就知道这些秘密。可以传到王夫人的耳中。应该说,这个辩驳很有力量。 其实,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段: 宝玉: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的来? 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因便笑道” 正是呢。若论我们也有顽笑不留心的孟浪之处,怎么太太竟忘了?想是还有别的事,等完了再发放我们,也未可知。 袭人不是心虚自己告密,是心虚与宝玉初试云雨被王夫人知道。 三。不要把王夫人想得太愚蠢 如果袭人真的打小报告的话,王夫人不会重之了吧。 四 讨厌袭人主要还是后四十回袭人改嫁 这在清代,是个耻辱。所以很多评注家对袭人印象很坏。 其实,袭人的命运早有预示,而且,宝玉早说过:要好好的活着,不要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