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转:学诗随笔、新古诗出路?(四)

转:学诗随笔、新古诗出路?(四)

作者·墨子· 标签诗词 学诗 阅读次数:191
境界与意境

写诗是要境界的,做人也是要境界的,这个境界,归纳一个字,就是——爱!

孔子的仁者爱人,耶稣的博爱,都是一个意思。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受着天地父母亲朋好友乃至万物的爱,岂能无以为报?人成长起来后,由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也就是从承受爱到给与爱的根本性转变。爱带来了和谐,幸福,美盲,欢乐,爱乃是天道运行之根本。于是,邪恶退避了,自私渺小了,心魔远去了,狭隘消失了。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哪个人能够到这种境界?

你可以爱你的敌人,爱你的朋友,爱山川万物喜怒哀乐,一切都被爱所包容。做人到苏飧龅夭剑筒怀钚床怀龊檬础?br>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就是因为中间充满着爱。我们能够背诵的名作佳句,无不充满着爱。“念天地之悠悠”是广阔的爱,“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亲情的爱,“举头望明月”,是思乡的爱,“轻轻的我走了”,是一种依恋的爱。

爱为本心,可化身千万。可杀恶人,可咒不平,可哀不公,可叩天地,可怜青春,可赞白首。发自内心的爱迸发出来的诗歌,才是真情实意的并可能流传千古的,其作者也是值得怀念的。

一些人写诗在技巧和气氛上,怎么都挑不出毛病来,但是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东西。因为,他们能够达到王国维所说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高的意境,但是就是缺少了爱。

意境,可以从诗歌技巧方面去营造,但是境界不行。境界是和做人息息相关的。

写诗写得好的人,多半是意境好。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其作者文天祥可谓有名。但是读了他的过零丁洋,总是觉得缺少了一点大的东西,作品不是天然浑成。结果他不投降,却要自己的亲戚投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作品也是如此。其做人呢,刻薄尖刻,还是缺少爱。他们的东西也能流传,但终归二流。

网络上一些人更是如此。写了一些有意境的东西,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不可一世了,可以藐视天下众人了,何尝有一点点的境界?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所谓“著名诗人”,其作品虽好,人品却差,作品和人品严重分离,反差太大。原因是:其作品虽然达到了一种意境,却没有达到一种境界。伟大的诗人,中国的李白杜甫苏东坡等等,外国的泰戈尔勃郎宁夫人弗洛斯特惠特曼等等,就绝对没有这个现象。

境界为上,需要一生的修炼,而意境,对一个诗匠来说,不过是个小儿科而已。

大的东西我说完了,以后说点小的东西。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