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Re:kho!!

Re:kho!!

作者kho 标签钱惠丽 阅读次数:104
慧慧:
  很高兴看到你的回帖。
  《越韵扬狮城》的演出非常成功,有越演越旺的趋势,红楼梦的广受欢迎不在话下,首演的范蠡与西施更是获得好评如潮。
  我这次总共看了三场演出:两场折子戏和玉簪记。其中,最难忘的就是范蠡与西施了。甚至到了今天,还让我回味无穷。这也是驱使我上网查询越剧资料的推动力。令我深感意外的是中国在这方面的网站如此之多,并且资料丰富,技术还相当先进,足见越剧这门艺术的魅力。更难得的是它还为剧迷提供了交流站,让我们有缘成为网友。我要对你说,很高兴能认识你。
  今年新加坡的观众是有福的,我们先后观赏了浙江小百花和红楼剧团的演出。我更喜欢后者的演出,尤其是钱惠丽的精湛演出更深深吸引了我。十多年前红楼莅临新加坡的演出我看了,当时就对徐、王两位越剧大师感到高兴,因为她们总算后继有人了。当年徐、王两人也有登台演出,相较之下,当然是徒弟技艺较嫩,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感动。想不到一别竟要十多年,而钱惠丽的演出太完美了,感觉上是更胜师傅。
  我对《范蠡与西施》给予最高的评价,因为它的剧情虽然简单,剧本写来却层次分明,一步步把剧情推向高潮。钱惠丽专情的演出,把范蠡的割舍至爱的人以救民复国完成大我的崇高英雄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深深地扣住观众的心,催人泪下。犹记得那天的观众特别多,有许多还是现场买票的,到了压轴演出范蠡与西施时,台下更是寂静无声,所有的工作人员也坐下来看戏,观众的注意力都在演员身上,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
  钱惠丽塑造范蠡艺术形象,有血有肉,深爱西施却无法保护她,还要奉命送她去给吴王为妃,他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西施的悲愤万分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在拒绝西施隐姓埋名的要求,让西施失望之余,还要劝服她以国为重,一同救民水火,共赴国难,真是情何以堪。后来,他还要为未能治好国家救国于亡,辜负红颜而下跪请罪,深深令人感动。最后,他收拾心情,强抑悲愤地送走西施的那一幕,更是高潮中的高潮,全场观众都情不自禁地纷纷站立给予持续不断的热烈掌声。。。真的,除了站起来以最热烈的掌声来回报这两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表达我们对她们的激赏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看了网站中一篇钱惠丽分析范蠡这个角色的文章,我体会到正是因为她对这个人物的深刻理解使她能把这个角色演绎得这么成功的原因。她完全地把她对人物的理解表现在她的演出中了,让这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活在舞台上。越剧的内容多为才子佳人的故事,似这般升华爱情表现爱国之情摆脱旧框框的作品确实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在此,我要深深感谢地感谢她们认真落力的演出,让我们新加坡的观众能真实的感受到越剧的艺术美。在我所看的那三场演出中,我不断看到相同的面孔,据说还有不少观众买了每一场的戏票呢!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她们会再临狮城演出。说真的,我还真希望能飞去上海看戏呢。十一月及十二月,钱惠丽还有演出吗?

  我知道你和惠丽很熟,请你转达我对她的欣赏之情。也想请问你该如何联络她。盼回音。晚安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