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宝玉和湘云的金麒麟姻缘",不得不让贾宝玉两次出家。你对这个问题怎
作者:helix 标签:贾宝玉 | 阅读次数:330 |
![]() ![]() ![]() |
| ![]() ![]() ![]() |
为了证明“宝玉和湘云的金麒麟姻缘",不得不让贾宝玉两次出家。你对这个问题怎
麽看? 五、关於宝玉两次出家的推断 (作者梁归智) 肯定了宝玉和湘云的金麒麟姻缘, 立刻就面临著这样的问题:他们什麽时 候成的婚? 宝玉不是娶了宝钗又弃宝钗出家为僧吗?难道宝玉又还俗了? 或者宝玉在宝钗之後竟没有出家而娶了湘云?或者是宝玉先娶湘云, 湘云 去後又娶宝钗?……过去的一些笔记中有一种颇流行的说法: 宝钗难产早 卒,宝玉续娶湘云,两人度过一段及其贫困的生活。 这种据说是出自?旧 本《红楼梦》?的情节恐怕不是雪芹原著,而是一种续本所续。 因为甲戌 本《石头记》第一回甄士隐?好了歌解?中有反证, 在?说什麽脂正浓、 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旁有批语:?宝钗湘云一干人?(批在? 如何 两鬓又成霜?旁的批语?黛玉晴雯一干人?是抄录者抄错了位置, 这句批 语应往下挪, 在?昨日黄土垄头堆白骨?一句旁边),可见宝钗、湘云都 曾活到?两鬓成霜?的时候,宝钗并未?难产早卒?。 同时,宝玉曾弃宝 钗而为僧的情节也不能轻易推翻, 因为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中宝钗曾说:?这个人悟了。 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 的。 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 都是从我这一支曲子上来,我成了罪魁了。 ?而第二十一回有一条脂批也 说得很明确:?……宝玉看(疑为?有?字之误)此世人莫忍为之毒, 故 後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 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 !玉一生偏僻处。 ?据此,则宝玉与宝钗成婚後又弃宝钗而为僧是肯定无 疑的。 而据前八十回中种种迹象,宝玉在黛玉死後先娶湘云後娶宝钗的可 能性也没有。 於是只剩下一种可能:宝玉在弃宝钗为僧後又还俗与湘云结 婚了。 这样的情节进展在前八十回中有没有逗漏出一点儿消息呢?有的。 一是前八十回宝玉悟道参禅共有两次。 第一次在二十一回,由於宝玉与黛 玉、湘云过分亲密引起袭人不满, 对宝玉进行?娇嗔?(宝钗则表示赞同 ), 因而使得宝玉?自己看了一回《南华经》?有所参悟,并续了一段庄 子式的文章,所谓?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 戕宝钗之仙姿,灰 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 ……?这一次悟道实际 上是将来宝玉第一次出家行动的引文。 这回书中有一段脂评说得再清楚不 过, 即所谓?然宝玉又情极之毒,……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 弃而为僧哉!……?。而本回书回目前一段脂评更是点睛之笔:?… …妙 !此曰?娇嗔箴宝玉 软语救贾琏?, 後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 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後则直指其主。 ……何今日之玉犹可箴, 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 ……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它告 诉我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确是後回书?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的引文, 而那时的宝玉则?已不可箴?,宝钗之?讽谏?终於使宝玉?弃 而为僧?。 二十一回宝玉续庄文中提到?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 而穴其隧,所以缠陷天下者也。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钗、玉、花、 麝,而丝毫未牵涉湘云。 这正是由於在?薛宝钗借词含讽谏?时,黛玉已 死,袭人已去,宝玉将弃宝钗、麝月,而湘云和宝玉的情事还没 有开始。 这就是第二十一回宝玉第一次参禅悟道与後文宝玉第一次出家的关系。 第二次参禅是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 这一回是由於宝玉 调解黛、湘的矛盾不成感忿悟禅, ?立占一偈?并且填了一支寄生草词, 而黛玉看了, ?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次日又与宝钗看?,然後宝 玉受到三个人的质问, 宝玉答不上来,?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 参禅呢。 ??这回参禅则引伏著後来宝玉的第二次出家。突出?三人?( 黛、钗、湘),寄生草词中?无我原非你, 从他不解伊?也包括史湘云, 这都暗示宝玉第二次出家与宝玉、湘云的情事?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有 关。这样分析摒穿凿,有一明证就是第五十回湘云作的《点绛唇》耍 猴儿 谜与第二十二回宝玉二次参禅所填《寄生草》如出一辙: 点绛唇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後事终难继。 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纷纷说甚 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湘云作的《点 绛唇》耍猴儿; 谜别人都猜不著,唯独宝玉猜中了,这种安排绝非无意。 ?後事终难继?就是说宝玉与湘云的情事也终於?湘江水逝楚云飞?了。 宝玉两次出家的第二证在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 请看原文 : 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 死了倒也罢 了。 ?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麽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 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 :?作了两个和尚了。 我从今以後都记著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这里?作了两个和尚??记著你作和尚的遭数儿?并不是泛泛地说说, 那 後来都是有实事相证的! 雪芹偏偏把这一段话安插在?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这回金麒麟正文书中, 也绝非巧合,它暗伏著宝玉与湘云?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的第二遭出家。 这样分析并不牵强穿凿,可举两个旁证。一是 第二十八回中?宝玉听了忙撤身出来, 黛玉向外头说道:?阿弥陀佛!赶 你回来, 我死了也罢了!?而按雪芹原作,後来果然是黛玉?证前缘?想 念宝玉还泪而死, 宝玉回来时黛玉已逝,宝玉只能?对景悼颦儿?(见蔡 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另一旁证是第六十三回中众人 对探 春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 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而後 来探春果然作了王妃(见拙文《探春的结局——海外王妃》)。 可见,《 石头记》一书中有许多巧妙的前後照应, 不能因为作者把这些照应写得自 然无痕迹就不承认它们。 第三,还可以考察一下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对僧、 尼、道士等佛、道空门的态度。 尽管雪芹写了太虚幻境,写了警幻仙姑、 茫茫大士、渺缈真人、空空道人等神仙佛祖,然而正如其字面所揭示, 他 们是?幻?,是?茫茫?、?渺缈?、?空空?。 雪芹实际上并不相信, 至少是信得不虔诚。 而一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僧道尼姑,雪芹的笔锋立刻 变得辛辣无情。 在他的笔下,无论佛道,都是一团糟,哪里有半点神圣的 灵光!有帮助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的葫芦僧, 有借助凤姐权势害死张金哥、 守备之子的馒头庵尼姑静虚, 有勒索道众讨好贾府的张道士,有用魇魔法 害人的马道婆,有? :巴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就诱骗年轻女 孩出家的尼姑智通与圆心, 有卖江湖膏药骗人的道士王一贴……空门里哪 有一个好人?而对那些入了空门的年轻男女, 雪芹则表示了深切的哀怜和 同情, 一点也不认为他们入了空门就得到了解脱,相反,用智能儿的话来 说,那是进了?牢坑?!对?槛外人?妙玉,雪芹尽管欣赏她的才情, 同 情她的遭际, 可是那笔底毫不放松,既表现了矫情做作,揭示了袈裟给她 的心灵投下的阴影, 还写了她终於不能?蹈於铁槛之外?而?终陷淖泥中 ?、?红颜故不能屈从枯骨?的可悲命运。 对最後入了空门的惜春,雪芹 给她的判词是?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是多麽凄凉可哀! 据脂批透露,八十回以後写惜春出家是?缁衣乞食?,极其哀苦可怜。 主 角贾宝玉, 前八十回写他对空门的态度是?诽僧谤道?,他对儒佛道三教 一概予以蔑视,袭人曾为此对他进行?箴谏?。 由此可知,雪芹绝不认为 空门真是一条出路, 他不会让贾宝玉一出家就真地?悬崖撒手?得到了解 脱。 我以为他後来写宝玉第一次出家将极为可怜,落到了比智能儿更糟糕 的?牢坑?里, 在空门中备受欺负践踏,精神也经历了更彻底的破产,所 以终於又离开空门还了俗,和史湘云结婚了。 雪芹不把?出家?看作真正 的出路, 不认为?入空门?就能得到解脱,所以他在八十回以後不仅写了 惜春等的出家,还写了妙玉、宝玉、柳湘莲的还俗。据靖藏本脂批 ,妙玉 後来是?流落瓜州渡口?、?红颜固不能屈从枯骨?, 也就是?红楼梦曲 子?《世难容》中所谓?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而据甲戌本脂批,柳 湘莲後来是?训有方, 保不定日後作强梁?(当然,柳湘莲也许没有在形 式上还俗,而成了一个鲁智深式的人物)。 妙玉称?槛外人?,宝玉称? 槛内人?, 柳湘莲是宝玉的好友,从雪芹特有的写作方法来看,则宝玉出 家又还俗正是妙玉和柳湘莲出家又还俗的一种?对文?。 出家又还俗是一 样,其具体内容却各异,这就是?相犯不犯?的写作方法。 宝玉因不满於 宝钗的?讽谏?, 又?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弃宝钗、麝月出家为僧 ,可是文章到此并没有结束。 他在空门中仍然得不到解脱,而是感到更加 寂寞痛苦, 看到了?佛地?同样肮脏的真面目,於是他又经历了一番觉悟 。 这时碰巧史湘云由於某种原因碰到了宝玉(可能湘云这时处境也极坏) , 於是由於卫若兰?行侠事?,宝玉和湘云才成就了他们的金麒麟姻缘。 关於?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周汝昌在《红海微澜录》(《〈红楼梦〉研 究集刊》首期)一文中指出: 曹雪芹在此用了《长生殿》中织女、牛郎绾 合唐明皇、杨贵妃的典故。?双星?是一对夫妇,他们 纨合了宝玉、湘云 的金麒麟姻缘,正像织女、牛郎绾合了唐明皇、杨贵妃一样。 周先生此论 十分精当, 据我看来,这?一对夫妇?(即?双星?)就是贾芸和小红( 参见《贾芸和小红》)。 ?白首双星?意为贾芸和小红是一对白头到老的 夫妻。 这就是大概勾勒出的宝玉第一次出家的始末轮廓。我们由此可以看 出曹雪芹的思想境界是何等深邃, 何等伟大!他通过形象世界揭示出:入 空门并不是出路。 程高续书中?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贾宝玉是对曹雪芹 原著何等惊人的歪曲!宝玉的第二次出家, 当与他和湘云的情事?云散高 唐,水涸湘江?有关。 这从宝玉填的《寄生草》和湘云作的《点绛唇》可 以看出,至於?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的本事,则很难考出。 推测一下, 可能仍然是一种外力压迫的结果, 比如宝玉又还俗又与湘云成婚的事触怒 了当权者,或者受了宿敌如贾环、金荣等人的陷害。 总之宝玉和湘云婚後 一起生活时间不长,就又一次受到打击,被迫分手了。 宝玉历尽了人事的 沧桑, 丧失了最後的安慰,?回头试想真无趣?,终於又一次被迫出家( 甚至可能是当权者对他私自还俗的一种惩罚), 他也再没有其他出路了。 可能这时才有?甄宝玉送玉?(脂批说是全书?大过节大关键?之一, 批 在元春点的戏?仙缘?下)的情节, 无论甄宝玉所送之玉是指贾宝玉本人 抑或是指?误窃?(脂批)的通灵玉,都是与贾宝玉二次出家又关的。 只 是在这时,茫茫大士、渺缈真人才又一次出现,向贾宝玉点破尘缘, 把通 灵玉带回青埂峰去?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有一条脂批说贾宝玉终於? 跳不出情榜去?,可见即使在最後贾宝玉也没有真 正?觉悟?,他仍然眷 恋红尘,只是劫数已完,也无可奈何了。 这就是我勾勒出的宝玉第二次出 家的轮廓。 可能在通灵玉放回青埂峰前茫茫大士、渺缈真人还带领宝玉去 太幻境销案, 观看了警幻仙姑的?情榜?,於是《石头记》接近尾声了。 以上是对宝玉两次出家的推断, 虽不敢说十分准确,然也不是毫无根据凭 空捏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