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再谈我对“秦可卿淫丧”的疑心

再谈我对“秦可卿淫丧”的疑心

作者davi(大为) 标签秦可卿 淫丧 阅读次数:185

  我对“秦可卿淫丧”的疑心,帖子发出后,得到各红楼网站的红学爱好者的回应,有同意观点的,当然也有不同观点的,但在各网站及其版主的整饰下,如今大都能各申正反意见,少却以前毫无内容的相骂灌水,营造良好交流讨论之风。我对“秦可卿淫丧”的疑心,实际上仍是我一直对脂批的疑心。

  这些年的帖子,我是把脂砚斋评语和脂砚斋的批语分开的看的,所谓脂评,指的是对小说内容遣词结构,表达批者读了该书后,对该书思想内容的看法,《红楼梦》其他点评的也如是,例如说“怀金绰玉,大有深意”,“描绘了四大家族的衰亡史”,“体现了反儒倾向”,您不同意也可以。但是,脂砚斋与其他评点的人不同,他比作者更为权威,是作者的“至亲”、“长辈”,是以说出作者未说或隐含的“实有是事”的人,书未成之前他就看了,作者还要同他商量的人,他可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命芹溪删去”,而且写下作者去世的年月日时:“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末回有情榜”等等,我称之为脂批,批定实有的事。用“脂批”一词不太明确,又想不出更好的词,现在只好称这种批语为“脂砚批定语”,我疑心和反对的是“脂砚批定语”而已。脂评(批)不是一个人写的,但批定“实有其事”的批定语却是夹杂于脂批当中,现在尚难以廓清哪条是哪个人写的?是哪时写定的。

  现代红学的争论的大问题主要是“脂砚批定语”造成的,首先是后四十回是有雪芹原稿而经程高修葺后以活字印行的呢还是高鹗“狗尾续貂”;其次就是“秦可卿淫丧”、以及“末回情榜”等问题。

  秦可卿淫丧向题,有红友质问:前有焦大的骂“爬灰的爬灰”,后有贾珍“尽我所有”的大办丧事,警幻的图有“美人悬樑自尽”,贾珍与儿媳的淫乱之事不是很明自了么?!我首先觉得雪芹为“异样女子”作传,说女儿一称比什么名号都尊贵,怎么会在《红楼梦》一开头就写个乱伦滛妇的呢?若是淫丧,怎么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出殡,国公、侯爵以至北静王都来送殡,所以一直疑心。作者虽写小说,但内心感受最深的事总是力图反映,只是在康雍乾之时,当然曲折而隐蔽,不得其解。刘心武和周汝昌的说法我觉得颇有道理,曹家与康熙关系极深,与太子胤礽亦关係密切。然雍正上台后即大肆逼害诸兄弟,可卿(原型)是胤礽家之女,虽然病了一段时间,但己日趋好转。她对政局变化其实也早有见地,对凤姐说过“多置田莊,以备祭祀供给之费,……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可说是个有远见卓识的女子,脂粉英雄。

  可卿病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她心性高强,聰明太过,思虑太过,是忧虑伤脾所致。加上雍正迫害各兄弟家之事目趋惨烈,形势紧张险恶,凤姐来到宁府,看见秦氏脸上身上的肉都痩干了,加上“夜里风大,”她那里还有心情与贾珍到天香楼上“淫乱”呢!她只能采取自尽,以免给贾府带来更大的祸害。贾珍和合府不少人也知道她此举的的想法,故此都有些“伤心”(程甲本、脂本皆作“疑心”,人民文学出版社以程乙本作底本为“伤心”)。

  可卿是为了贾府免使谕旨下来受更大连累而自尽的,故而贾珍深知,要尽其所有以料理丧事,用老千岁坏了事留下的樯本棺材,事情已经点得很明了。有红友跟帖说道:
  
了了了:可卿之死仍是谜,于艺苑论坛:
  所以有人污其为贾真所污,单细想之下,贾真果有此事,敢招摇过市般的大办其丧事么,而且不顾情形的在人前痛哭流泣的说要“不过倾其所有”“罢了”?!这简直就是惟恐天下人不知也!!荒唐。而可卿所用之棺木就是“坏了事”的“……王爷”留下的,此处再次点明可卿身份!!还有,了了了窃以为可卿托梦所嘱凤姐之事之语,绝非常人见识,并且其若有不才之事岂感(敢?)以虑及全家之名嘱阿凤?!

红楼今雨:
  但我始终不明白脂砚斋对秦可卿这段故事为什么要做那么多这样那样的批语?(1)告诉读者作者做了修改?他不批,从第五回的判词以及所描写的一些反常的情况读者也能猜出,要他告诉干什么?(2)难道秦可卿这人有原型?要赦她?假如这样,曹雪芹已经删去了,他干吗又来告诉读者呢?
目的何在?我认为除了故意来表示自己是《石头记》“权威”,好像没有别的。

  我觉得大肆舖张丧事,此举原因有二:一是贾府对可卿之死感恩;二是扩大影响,使当时皇上得知可卿己死,希望減少对贾家的逼害。当然,我的疑心并非想以“曹学”来证小说,也更不可能以小说证曹家历史。我对“可卿淫丧的疑心”归根到底还是对“脂砚批定语”的疑心,这些“脂砚批定语”是否为后人所加,疑点重重。首先《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我看的是1985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十三回的回前总批,是有意将摺叶(不是页)一二七中缝裁开,再摺成斜角将下半页撕去,而不是什么缺失。留下的上半页没有一个字批语,不像前叶眉批、夹批写满红字,是否“秦可卿”三字下有什么对“脂砚批定语”不利的文字呢?其次就是回末硃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这些足以说明:后加这些批的“后脂砚斋”,是要造假古董的,与原写回前总批的脂砚斋并非同一人,是“后脂砚斋”为装成与雪芹关係密切,也参与成书过程,并可“命芹溪删去四五页”而成权威。其实,就“甲戌本”也是用叶,即前半叶与后半叶,中缝写第几卷第几叶,摺迭齐后在纸开口处以线钉装,所以这类线装书都按“叶”称而不用“页”。“后脂砚斋”用“页”而不用“叶”,也可见不是乾隆时代的習惯了。而且,马脚既露,所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等“脂砚斋批定语”都是不足信的。由此而引起的“高鹗伪续”、“见过末回情榜”也是不足信的。赶快把“后脂砚斋”剔出来,还《红楼梦》的清白。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