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论嫁的时间与状态》
作者:一方金 标签:袭人 | 阅读次数:245 |
![]() ![]() ![]() |
| ![]() ![]() ![]() |
《袭人论嫁的时间与状态》(大纲)
方金 第一节 袭人论嫁的时间 结论一 袭人嫁于宝玉、宝钗婚后,嫁时宝玉在场,且同意。 (第二十回)【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 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 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 未去也。】 结论二 袭人嫁于宝玉“悬崖撒手”之前。于此,高续大谬。 (第二十一回)【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 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 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 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结论三 “论嫁”时宝玉似“一去不回归”,不在家。宝钗家境处困苦中。袭人论 嫁,似有助于宝钗家境改善。宝玉回来时,婚事已成定局。 (第二十八回)于是蒋玉菡说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 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 第二节 袭人论嫁的状态 结论一 雪芹的态度:对袭人一生之考语,充满对其“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 本性的惋惜,非讥讽也。“破席”,乃其出嫁时之实况。但仍是“鲜花”在前啊。 (第五回)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结论二 宝玉的态度:堪羡,自悔。没有丝毫讥讽,怨怒,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 (第五回)宝玉: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甲戌双行夹批:骂死宝玉,却是 自悔。】 (第二十回)【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嫉妒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 则有何可令人伶爱护惜哉?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 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 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 子哉?】 结论三 蒋玉菡的态度:视袭人“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明知宝玉“用”过,但 绝无讥讽,嫌弃之意。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 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 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 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 袭人知昼暖。" 结论四 宝钗的态度:“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此可与李纨哭怨房里人守不住一 段对看。 (第二十回)【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 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 为人也。】 结论五 袭人的“正果”:“花袭人有始有终”,非终于蒋玉菡也,实仍终于宝玉 也,如此方有“狱神庙慰宝玉”。 (第二十回)【好极,妙极,毕肖极!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 “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 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第二十回)【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 去实未去也。】 ----------------------------------------------------------------------------- 6/15/02 |